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許多企業認為,招聘或者培育高素質的部屬,就能為組織創造高績效,但在實際管理中,部分高素質的部屬并沒有創造高績效,員工績效并沒有與其素質成正比,這是何故?這與企業的戰略地圖、績效文化、目標確定、目標分解、指標設置、評分規則、結果應用、激勵、績效溝通與輔導、績效改進等諸多因素緊密相關。另外,由于部分中高層對績效的誤解,極易造成員工對績效考核的恐慌,從而形成對績效管理工作的“軟抵抗”,部分人消極應付,讓績效管理工作走樣、變質,流于形式。如果企業績效管理操作失誤,勢必將打擊了部分真正創造績效的能者,使能者多勞,但并未多得,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部分精英、骨干因此憤怒而離職。因此,加強企業績效管理培訓刻不容緩,使學員掌握專業的技能,是企業推動績效管理“三步曲”中的第一步。
本課程從績效管理的實質分析入手,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幫助企業解決諸如績效目標難定、指標難量化、數據難收集、績效差的員工難溝通、如何幫助員工提升績效等一系列績效管理中的重點、疑點問題。
【適用對象】中高層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者等
【課程時間】2天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案例分享:企業管理“一俊遮百丑”
績效管理中的三大難點
現代績效管理的八大作用
績效管理與實現組織發展戰略的關系
案例:將績效管理變成戰略工具
績效成敗:不是技術,而是態度問題
借力企業高層在推動績效管理中的作用
績效管理成功的16字方針
第二單元:企業戰略地圖
什么是企業戰略地圖?為什么要繪制戰略地圖?
案例分享:華為公司的戰略地圖
平衡計分卡與KPI、MBO、OKR的區別與聯系
實施平衡計分卡后的三大轉變:
員工獎懲→組織成長
個人績效→組織績效
短期利益→中長期利益
從企業使命、愿景到企業戰略的層次關系
績效管理的核心:借助績效工具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戰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的關聯
從戰略主題、路徑圖到企業考核指標
案例:從企業的戰略地圖看考核重心
小組練習:繪制戰略主題矩陣圖
用戰略地圖表述企業行動方式
第三單元:平衡計分卡與指標分解
通過戰略地圖尋找企業級指標
指標與目標的聯系與區別
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關系
企業KPI到部門KPI、個人KPI的分解
案例:IT企業的指標分解
難量化崗位的KPI設置
指標個數與權重的設定規則與實例
四種不同的計分規則及其適用范圍
主要指標與基礎指標的考核與銜接
小組討論:如何兼顧短期與中長期指標?
第四單元:目標分解
目標分解的四種方式
目標分解須考慮的八大因素
小組討論:如何定目標才能保證相對公平?
員工績效目標責任書及模板
如何引導員工簽訂績效目標責任書?
建立目視化的目標看板
應對特殊情況下的目標變化
影響工作目標達成的五大因素
小組練習:如何向下級分解目標?
第五單元績效輔導與績效溝通
吉爾伯特行為工程模型
員工績效改進計劃
工具:績效改進計劃表
不同階段的績效溝通重點
計劃階段的溝通要點
輔導階段的溝通要點
考核階段的溝通要點
績效溝通需要達到的六大目標
績效溝通時堅持的三個原則
計劃階段的6個溝通要點
績效溝通的三大內容
如何和不同下屬進行績效溝通?
三明治績效面談法
工具:績效反饋面談表
情景模擬:如何與業績差的部屬開展績效溝通?
第六單元:平衡計分卡的實施與績效成果鞏固
績效考核數據的收集與審核
不同層級人員的考核周期設置
績效管理的推進速度與方式
績效管理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案例分享:如何通過績效薪酬杠桿打破部門墻?
績效比較的四種方式及適用范圍
績效管理成功的“一二三法則”
不同發展階段實施平衡計分卡的條件
各級管理人員在實施平衡計分卡中的職責與角色
公司領導層
部門負責人
人力資源部
基層主管/班組長
實施平衡計分卡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課程總結與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