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人品如玉,智慧如泉。在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職權不是被削弱了,而是加強了;職責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面對新生代員工越來越多進入職場,我們在勝任力與招聘效率、培訓與職業發展、績效與非物質激勵、員工關系與忠誠性等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要求HR具有更多智慧。
在AI和信息化時代,很多簡單、初級的工作都不再需要人工去做了。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很多初級的崗位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系統和智能機器人。沒有龐大的員工隊伍,自然不需要更多的HR人員。如何沒有轉型,HR崗位上重復性、規律性的工作,如簡歷搜索、人事檔案管理、考勤計算、工資核算等也將被AI所替代。
作為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在人手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實現高效能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職能?企業老板往往專注于解決技術、業務問題,如何讓領導重視人力資源管理?
面對互聯網和新生代,如何提升HR人員的價值?我們必須學習掌握互聯網思維,學習新生代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企業長遠發展貢獻人才。
【課程時間】3天
【課程收益】
了解HR對企業的價值貢獻、思維模式及溝通技巧;
掌握績效、薪酬、培訓、員工關系等模塊的專業知識與管理技巧;
提升相關管理人員對人力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與HR的配合。
【培訓方法】講授、視頻分享、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
【培訓對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等
【方法工具】
績效輔導手冊
關鍵項目績效復盤表
企業崗位價值評估要素表
薪資管理辦法
經典勞動糾紛案例分析匯編手冊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HR的價值貢獻與轉型
課程導入:從人力資源到人力資本
人力資源的五個發展階段
HR在企業發展中的角色
新生代員工與HR思維模式
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
HR如何贏得領導的重視?
HR如何贏得業務部門的支持?
HR的溝通技能與三種說服方式
第二單元:培訓管理
決定培訓效果的433模型
有效培訓的四大武器
培訓需求把握
培訓體系規劃
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成果轉化
培訓需求分析模型
戰略層面
任務層面
績效層面
練習:看視頻找培訓需求
培訓需求的三個方面
培訓需求分析的工具
觀察法
問卷法
座談法
標桿法
測試法
柯氏四級評估理論及其適用范圍
菲力普斯培訓投資回報模型及其適用范圍
培訓評估的四大工具及其適用范圍
比較法
個案分析
集體評議
調查問卷
培訓成果轉化:行為改變模型
轉化工具:531培訓成果轉化表
三種培訓轉化理論及其適用范圍比較
影響培訓成果轉化的三大障礙
培訓成果轉化行動計劃表
促進培訓成果轉化九成宮
第三單元: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的八大作用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的六大區別
戰略性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的六個工具優劣勢比較及適用范圍
360
MBO
KPI
BSC
OKR
KSF
目標分解的四種方式及優缺點
分解目標必須考慮的八大要素
設置目標的SMART原則
公司到部門級KPI的分解方法
平衡計分卡
SWOT分析法
主基二元法
部門到崗位級KPI分解的方法
職責提煉法
四維成像法
產出倒推法
羅列篩選法
缺陷分析法
提取考核指標的“八字方針”
三明治績效面談法
小組討論:績效獎金分配的兩種方式
績效結果應用的六個方向
第四單元:薪酬管理
案例分析:同工同酬的誤解
薪酬基本結構及激勵作用
固定薪酬
浮動薪酬
福利薪酬
企業的四種薪酬戰略定位
定薪的四種方式及適用情形
按能力定薪
按業績定薪
按效率定薪
按經營結果
崗位價值評估常用的四種方法
崗位排列法
崗位分類法
要素比較法
要素計點法
窄帶薪酬結構與寬帶薪酬結構
薪酬等級的重合度與級差
人力成本的五個構成部分
工資成本
福利成本
招聘成本
培訓成本
離職成本
小組討論:薪酬制度調整及存在的三大風險
第五單元:勞動法與員工關系
員工關系管理的六項內容
員工滿意度與穩定性模型
員工關系惡化的三層原因
80%的勞動糾紛,是由于企業忽視制度設計和流程控制造成的
什么是欺詐?如何防范求職者以欺詐手段和企業簽訂合同?
員工借故拖延或拒絕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怎么辦?
試用期員工,企業如何證明其“不符合錄用條件”?
勞動合同到期后員工繼續工作,但雙方沒有續訂合同面臨哪些風險?
聘用退休人員、其他企業的內退人員存在哪些風險?應當如何簽合同?
員工轉正前,企業如果希望延長試用期,應當如何防范延期風險?
試用期內,何種情形下懷孕女職工不受特殊保護?
屬于工傷的情形有哪些?哪些行為不得認定為工傷?
員工久病不愈,或者小病大治,以病為由長期不上班如何處理?
聘用非全日制和退休員工,企業往往沒有購買工傷和醫療保險,如生病或受傷企業是否存在風險?
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用工的優勢與劣勢
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聯系和六大區別
用工單位如何行使對派遣員工的退還或退換權?
主管認為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要求辭退員工。企業如何證明員工“不勝任”?
企業是否有權單方面調整員工工作崗位?哪些情形企業必須與員工協商才能調整崗位?
調動員工到異地工作,如員工拒不接受,能否以員工不服從管理為由辭退員工?企業強行調動面臨哪些風險?
某員工消極怠工,但不離職,等待企業辭退他以便拿到補償金。企業如何才能降低風險?
實行末位淘汰制是否屬于非法裁員?如何才能避免支付經濟補償金?
發生勞動糾紛時,企業不應訴將面臨哪些風險?法院將如何裁決?
課程總結與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