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現今,企業內部講師團隊建設已成為各大企業人才培養及儲備的發展趨勢。企業內部培訓實施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環環相扣。內部培訓師隊伍的建設將有助于挖掘企業內部的隱性知識,促進服務組織力的提升。然而,很多講師雖然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演講技巧,但僅僅憑經驗和感覺去實施每一次課程,課程質量很難保證,對于內訓師來講,系統掌握課程開發和設計能力,同時提升授課演繹技巧尤為重要。
本課程采用項目制形式,融匯了TTT核心工具和理念、采用團隊學習和行動學習方式,運用講授、現場開發、模擬訓練等手段,帶領學員在課程中團隊群策群力現場開發或升級基于企業實際問題的課程,在實踐中掌握課程開發的技能,將企業隱性知識顯性化、結構化。同時,由于講師的授課呈現直接影響著培訓效果,學員的吸收掌握和培訓成果的效果轉化,所以課程還將系統地提升講師的授課水平和演繹技巧,讓受訓者快速掌握有關培訓的技巧和方法,并用以提升實踐中的授課效果。最終通過培訓項目幫助企業產出培訓課程,選拔及培養優秀的內訓師,提升企業績效。
課程收益:
掌握培訓的原則和企業內訓師定位
有效應用課程設計與開發四大流程,快速開發或升級符合企業實踐要求的標準課程
運用經驗萃取的方法,萃取提煉隱性經驗,使隱性經驗顯性化,顯性經驗規范化
應用多種授課演繹手法,使學員愿意聽、聽得懂、記得住、做得到、有效果
學習如何靈活運用各種培訓手法,掌控培訓課堂
通過現場開發/升級,使學員得到完整的知行合一的體驗
課程時間:5天,6小時/天,其中一階段課程開發2天,二階段授課技巧2天,三階段認證評審1天
課程對象:企業內訓師
課程方式:行動學習、視頻觀摩、分組研討、情景演練、案例分析、課堂講授、有獎問答、實驗演示、問題測試、互動游戲等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開展課程。
課程思路:
圖片2.png
課程大綱
第一階段:“精品課程”開發與設計(授課+輔導)
游戲互動
導入:培訓原理及角色定位
1.重新定義培訓——培訓效果評估
2.重新定義講師——講師能力模型
3.重新定義學員——成人學習特點
第一講:精深需求
一、定需求——定義/類別/來源/方法
模型:新關痛模型
——二維需求定位
二、定主題——動定賓模型
1.小
2.實
3.專
4.新
三、定對象——四型學員解析
四、定目標——ASK模型
案例:行業案例評點
工具:《課題需求分析表》
階段任務:完成階段作業《課題需求分析表》,完成課程需求、主題、對象、課程目標的制定
行動學習:課題需求小組交叉質疑反思、講師輔導反饋及答疑
第二講:精萃內容
一、搭建框架——金字塔原理
1.并列
2.遞進
3.因果
4.心智
二、豐富內容——內萃外取
1.萃:自己、他人、團隊
2.書
3.課
4.網
三、梳理優化——六法梳理
1.取字
2.歌謠
3.諧音
4.數字
5.類比
6.重復
案例:行業案例評點、《我的兄弟叫順溜》《頭腦特工隊》案例分析
工具:教學計劃大綱工具表、XMind課程框架工具軟件
階段任務:學員完成階段作業《課程結構圖》,搭建課程主要框架,梳理課程核心知識點
行動學習:課程結構小組交叉質疑反思、講師輔導反饋及答疑
第三講:精選策略
一、開場導入——五步開場法
1.問好介紹
2.引入主題
3.預期收益
4.課程脈絡
5.學習約定
二、中場植入——五星教學策略
1.聚焦問題
2.激活舊知
3.論證新知
4.應用新知
5.融會貫通
三、尾場深入——三階強化模型
1.回顧總結
2.號召行動
3.升華寄語
案例:五星教學法案例、馮·雷斯托夫效應
測評:我什么時候學得最好?
演練:課程開場、中場、結尾演練
工具:《教學策略表》、《教學實施設計表》
階段任務:學員完成階段作業《教學實施設計表》,完成課程知識點教學方法的設計
行動學習:教學策略小組交叉質疑反思、講師輔導反饋及答疑
第四講:精制教材
一、課件PPT編寫——精美PPT制作四步法
1.0版—骨干
2.0版—豐滿
3.0版—美化
4.0版—動效
案例:課件設計案例評點
工具:課件PPT模板、全套課程開發工具包,包含、標準課件模板、講師手冊模板、學員手冊模板及軟件插件等制作工具
演練:小組共創、課件設計練習
階段任務:學員完成階段作業——PPT課件、講師手冊、學員手冊1.0版本的制作
第二階段:“精彩課堂”授課技能提升(授課+輔導)
第五講:精煉臺風
1.型法——形神兼備
2.眼法——四視呈現
3.手法——十大手勢
4.步法——四忌四宜
5.心法——五大錦囊
案例:非誠勿擾案例、超級演說家案例、3V法則案例
演練:儀容、儀表、儀態示范,臺風技巧5輪演練
工具:《臺風自評與互評表》
第六講:精進表達
1.結構力——例證/并列/層進/心智
2.生動力——情感/畫面/修辭/鋪墊
3.張弛力——影響/演繹/親和/覺察
案例:《朱元璋》匯報呈現案例分析、“超級演說家”演講案例分析、胡歌獲獎感言等
演練:結構力1分鐘演講、生動力3分鐘演講
工具:表達分析表(A/B/C/D表)
第七講:精研教學
一、教學策略——刺激度與參與度
二、教學原理——四動模型
1.三大教學主張
2.學習效果金字塔
3.90—20—8法則
三、教學方法——八大教學方法
1.故事法
2.演示法
3.視頻法
4.搶答法
5.游戲法
6.案例分析法
7.角色扮演法
8.頭腦風暴法
案例:八大經典教學案例展示
演示:教學方法應用示范
工具:八大教學方法開發及設計思路工具表、八大教學方法示范操作步驟
演練:教學方法體驗式演練
行動學習:小組共創、教學方法分組練習,各教學設計案例評點
第八講:精益控場
1.提問技巧——簡單/精準/聚焦
1)明知故問
2)縱深追問
3)場景設問
4)問題轉移
2.應答技巧——直接/轉移/推遲
3.點評技巧——三明治法
4.時間控制——設計/過程/互動
5.學員管理——引導/規則/氛圍
6.突發應變——自身/學員/環境
案例:經典教學案例評點、雷軍提問案例、羅永浩演講突發狀況應對分析
工具:提問技巧演練步驟、點評與反饋技巧演練步驟、拋接球技巧演練步驟
演練:《我是變臉王》
行動學習:突發狀況應對指南
第三階段:“精師評審”評課評師(輔導+點評)
第九講:精晉出師
1.說課及試講—15min/人
2.評委點評
3.評審授證
注:以上內容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微調
課程成果
一、課程資料包:
成果1:《課題需求分析表》——課程選題分析、課程背景分析、學員對象分析、教學目標制定;
成果2:《課程結構圖》——符合學習者信息吸收的課程結構、主要經驗點的提煉;
成果3:《PPT演示文稿》——基于組織經驗的實用內容及備注頁的教學流程、教學策略;
圖片3.png
二、合格的內部兼職培訓師,評價標準包括:
標準1:對開發成果的完整陳述
——清晰陳述課程背景與學員對象
——清晰陳述教學目標
——清晰陳述課程結構
——展示PPT整體框架
——說出每一頁PPT的教學方式
標準2:對課程內容的演繹
——狀態調整,包括緊張的緩解、心態的調適
——結構表達,包括開場設計、教學環節、結尾設計
——生動表達,包括表達邏輯性、表達感染力
——儀態運用,包括形象的展現、肢體的運用、聲音的轉換、表情的演繹
——現場掌控,包括工具的使用、氛圍的營造、異常的處理、結尾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