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展望“十四五”,自貿區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對標國際、制度創新、要素配置、產業發展等方面將有更深入的推進,發揮更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截止2019年,中國已經實現城鎮化率60%,中國不再是農業人口占大多數的時代,未來的城市網絡群發展將承載中國經濟的版圖。
【課程收益】
分析當前宏觀經濟發展
解讀開放型經濟的先行者——自貿區
展望未來城市網絡群發展趨勢
【課程特色】案例,深入淺出聽得懂;科學,背后理論講得明;實戰,學之能用定方向;展望,以史為鑒看未來
【課程對象】相關需求者
【課程時間】3-6小時
【課程大綱】
一、當前的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是什么?
1、當代國際體系的緣起、變遷及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新平庸
世界經濟周期與科技革命
美元霸權與世界貿易
2、當前的全國宏觀經濟形勢
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框架:總需求與總供給
需求旺盛的20世紀80年代末
需求不足的20世紀90年代末
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3、疫情對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的重要影響
國際貿易:海外訂單受沖擊
美國下一步動作:產業回歸
國內經濟: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4、中國經濟突圍之路:自貿區與城市網絡群
二、關于開放型經濟(自貿區、保稅區)那些事?
1、“十三五”自貿區建設的進展與成效
自貿區數量增加,覆蓋不同區域和發展環境
試點任務實施率高,制度創新效果明顯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開放效應不斷擴大,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提升
進行差異化戰略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體系
2、“十三五”自貿區金融的開放與創新
金融開放不斷擴大
制度創新成果豐碩
跨境資金流動便利程度提高
金融風險防控穩健有效
3、“十四五”自貿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發展展望
自貿區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十四五”期間自貿區發展趨勢
案例:德日韓的對方開放經驗
三、城市網絡群構建有哪些需要關注?
1、“十三五”與城市網絡群
國外經驗:單中心城市與多中心城市網絡群
“3+8”城市網絡群
2、借鑒:長三角城市群
長三角一體化的前世今生
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主線之一:創新驅動
發展主線之二:對外開放
發展主線之三:協調發展
3、借鑒:粵港澳城市群
疫情沖擊與中美貿易摩擦下的粵港澳大灣區
以史為鑒,積極應對外貿環境惡化:加大研發,加快產業升級;區域協作,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內需,開拓國內市場
4、借鑒:京津冀城市群
差異化并存的港口
如何避免虹吸效應
5、總結:城市網絡群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