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在工業經濟時代,當企業業績受土地、資本、設備、人力等“硬資源”約束的背景下,企業靠的是拼資金、拼時間、拼更大的市場,獲取競爭優勢;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當客戶、數據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的時候,僅僅依靠更多的“投入”,已經無法獲取競爭優勢。為了獲得更高的生產率,提高組織的競爭能力,我們必須把依靠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方式,轉移到依靠激活資源存量的內涵式再生產的路徑上來。
組織的目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具體的目標并逐級分解到位,才是有價值的;但是,具體的目標并不能自發地產生行為。從目標到有效的行為,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也是管理者自我管理最重要的領域。
《目標分解與計劃執行》課程,為組織及組織中的個人提供了一整套管理工具,并通過相應的“激勵與控制”手段,運用目標牽引的力量,推動組織愿景、使命和任務的實現。
《目標分解與計劃執行》工作坊,以績效改進之父吉爾伯特(Thomas F.Gilbert)的績效改進理論為基礎,參考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實踐》、卡普蘭、諾頓的《戰略中心型組織——平衡計分卡的制勝方略》的研究成果,結合中國職業經理人的管理現狀和中國企業管理實際,開發完成。
適應狀況:
1.簡單地一層層向下分解目標,而不是通過有效管理激發員工對目標的承諾
2.缺乏對戰略的系統管理概念,不善于從多維度、從結果到過程理解戰略設定的基本邏輯
3.當遭遇績效問題時,管理者習慣于簡單擴大投入,或者通過激勵措施的綜合運用,激發員工的參與度,而不是深入績效改進的問題,找到績效提升的瓶頸因素
4.缺乏過程管理的工具,當員工績效不達標時,總習慣于從“人”的層面找原因,而不是基于流程優化、工具改善、技能提升等“技控”層面,推動員工更好業績的實現
5.面對員工問題時,管理者習慣于“給答案”,而不是通過卓越教練,提取員工智慧,授人以漁
課程收益:
了解組織愿景、使命和任務與目標、計劃的關系
掌握戰略分解流程、目標設定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根據目標定義部門工作、進行具體工作(活動)分解、編制工作計劃
掌握績效改進與員工輔導的基本流程
提升下屬績效,提升下屬滿意度,提高團隊凝聚力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帶團隊的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不帶團隊的基層員工、研發人員、策劃人員等,不適合參加本課程。
課程方式:課程采用“講授—演練—分享—點評—改進”工作坊法,為保證效果,學員人數建議為18人-36人,特殊情況下最多不超過50人,且需分組圍坐,每組6-10人。
課程特色:
課程內容系統化:基于管理者的核心職責,設計系統化訓練內容,各個部分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為系統化開展管理者訓練,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
訓練方式多樣化:強調現場訓練效果,通過講授、示范、案例分析、情境演練、現場作業、小組對抗等多種方式,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推動學員由“知”到“行”的轉換。
課程服務專業化:課前調研收集案例,提取問題;課中以問題為導向,著力于解決問題;課后通過“5-3-1課后作業訓練”,推動學員學以致用。
課程大綱
第一講:從戰略的高度強化目標管理的價值
一、戰略的含義
1.戰略核心與戰略悖論
2.戰略共識與結果金字塔
3.戰略模型與戰略的基本問題
二、如何用好戰略管理工具
1.我如何參與到戰略制定中來
2.我如何讓團隊參與到戰略制定中來
3.作為戰略管理工具究竟該如何發揮作用
三、管理者的核心任務與目標管理
1.管理的基本含義與管理者的執行責任
2.從命令控制到自我管理:目標管理并不僅僅是一個考核工具
3.結果導向與過程控制:管理者如何通過目標管理推動績效達成
第三講:目標設定與目標分解
一、目標設定:系統分析,全面思考
1.企業愿景和使命決定了目標高度
2.關注并理解公司戰略:從公司戰略到部門目標的基本邏輯
3.目標描述的三重結構:愿景目標、表現目標與行動目標
4.案例分析與實戰演練
二、分解目標:行動統一,步調一致
1.以團隊目標強化群體奮斗觀念:必須明確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
2.目標分解的方法:自上而下的分解與自下而上相互的協商
3.建立個人目標承諾機制:承諾結果、承諾措施、承諾合作
三、定義目標——SMART原則
1.定義目標的SMART原則
2.關鍵的少數法則:聚焦最重要目標與引領性指標(結果指標與過程指標)
3.關于目標的基本問題
1)是否將主要精力聚焦于績效問題上?
2)我的績效問題是什么?
3)我怎么知道我的工作被測量了?
4)對于目標來說,究竟什么過程是最重要的?
第三講:計劃制定與提取關鍵驅動因素
一、精準目標
1.目標的定義:質與量兩個維度的表達
2.目標的層級:愿景目標、表現目標與行動目標
3.必須區分的概念:目標與指標;目標與活動;目標與結果
二、理清現狀
1.理清現狀的基本要求:以事實為依據,謹防假設與演繹
2.理清現狀的關鍵技術:價值公式與關鍵價值鏈
3.理清現狀的思維原則:平鋪與縱切
三、方案選擇
1.方案選擇的基本要求:向驅動結果的關鍵路徑上傾斜資源
2.方案選擇的關鍵技術:比較分析找亮點,而非找原因
3.方案選擇的基本原則:持續改善——我還能做什么,而非假設條件下還能做什么
四、制定行動計劃
1.制定行動計劃的三個條件
2.行動計劃的五個基本元素
3.行動計劃示范案例
第四講:高效能人士執行四大原則
一、聚焦最重要目標
1.執行始于專注:沒有聚焦就沒有結果
2.確定你的關鍵目標:發現你的戰略支點
3.讓組織聚焦關鍵目標:精簡目標并設定完成時限
二、在關鍵行動目標上傾斜資源
1.必須區分的兩個概念:表現目標與行動目標
2.必須把資源傾斜在關鍵行動目標上
3.必須跟蹤行動目標的相關數據
三、即時反饋與激勵
1.客觀判斷—有理有據,及時反饋
2.專注目標—表揚不贊美,批評不指責
3.持續改善—改善行為發展自我
四、營造當責而不追責的文化系統
1.責任階梯與一對一責任系統
2.建立有規律的責任機制
3.營造當責而不是追責的團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