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質量第一,顧客至上已經深入人心,但是質量第一并不是不顧一切的滿足顧客需求,還應該考慮成本,講求質量的經濟性。質量經濟性反對不顧成本的質量至善論,強調質量與經濟的協調。主要表現在:一方面要保證產品質量好,使顧客滿意;另一方面要保證支付的費用盡可能低,最大限度的減少成本,做到質量與成本的最佳匹配。既要考慮設計和制造成本,還要考慮使用成本,包括資源的消耗、對人的危害、綠色環保等因素。這樣才能為公司迎來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和效益。
【培訓收益】
通過學習本課程,您將能夠:
1)掌握質量的波動與損失,進而對此進行管理
2)掌握和分析質量的經濟性,降低產品生產成本
3)掌握提高質量經濟的方法
4)對質量成本進行管理,優化質量成本。
【參加對象】
制造、生管、品管等
【培訓時間】
一天
【主講內容】
第一部分質量效益與損失
1、品質管理發展歷程
2、質量的概念及質量的二元特性分析
3、品質管理的重要性
4、現場質量管理之屋
5、質量效益
6、質量波動
7、質量損失
①生產者損失
②消費者損失
③質量管理的兩類風險:
8、質量損失函數分析
提供最前沿的損失理論:偏離目標即為損失
第二部分質量的經濟性
1、質量經濟性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兩種產品分布下的質量經濟性優劣比較
2、質量水平及其經濟性
3、最佳質量水平和最高質量水平(最佳質量水平的確定方法)
4、價格、成本、利潤和質量水平之間的關系
5、質量水平和市場需求之間的變化關系
6、質量水平和質量保證費用之間的關系:兩種質量改進方案
①產品局部改進
②產品根本性改進
7、質量經濟性綜合分析:費用、市場滿足率、產品質量水平之間的關系
8、提高質量經濟性的途徑
①提高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的質量經濟性。
市場需求預測與產品壽命周期
設計階段的可行性分析:可靠性、DOE、FMEA等技術的應用
質價匹配原則
②提高制造過程質量經濟性的途徑
③提高產品使用過程的質量經濟性
質量故障帶來的損失費用
運行費用
第三部分質量成本管理
1、質量成本的定義
2、質量成本的分類
①預防成本
②評估成本
③失敗成本
3、國內質量成本的分類案例
4、質量成本之間的關系
5、質量成本分析法
①排列圖分析法
②趨勢圖分析法
③結構比例指標法
6、質量成本的控制與考核
①質量成本曲線分析優化質量成本
②設立質量成本考核體系
7、降低質量成本創造利潤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