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市場需求預測是企業備料建立庫存準備生產的依據,預測本身就是不準的,給企業控制庫存帶來了很大難度,如何把市場需求預測做到相對準確,給市場人員與庫存控制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求計劃與庫存控制人員常常面臨:
客戶端需求常常發生波動,需求預測不準,供應商又不配合,怎樣設計庫存計劃和庫存水準?
為什么精心設計的安全庫存,往往不安全,不是積壓,就是常常缺料?
為什么上了ERP,物料計劃還是不準,不是多余,就是短缺?
為什么庫存成本居高不下,怎樣將躺在倉庫的睡覺的錢變成現金?
如何有效的平衡OTD(及時交貨)與ITO(庫存周轉率)的矛盾?
面臨日趨嚴重的供應鏈的波動,如何有效進行庫存控制?
大量成品庫存減少了應收帳款,在制品的積壓又影響了生產效率,大量原材料又增加了應付帳款,如何有效的控制成品/在制品/原材料庫存?而庫存問題的解決往往牽扯多個部門!而目前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產品多,客戶需求變化大,老板又關注庫存成本和庫存周轉,如何構建敏捷供應鏈下的庫存管理體系成為企業的關注的重點。
一、基于供應鏈的庫存管理
二、降低庫存的實用方法與技巧
三、企業內部采購,倉儲庫存問題分析
四、如何做市場銷售預測
五、銷售接單模式分析
六、市場預測修正10大特性
七、如何建立企業庫存合理快速反應鏈
第一單元供應鏈中的庫存管理 (一)供應鏈中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到零售商,各個環節的庫存管理 (二)牛鞭效應——供應鏈上庫存管理的新問題 (三)供應鏈下庫存管理的方法 (四)供應商管理庫存-VMI (五)聯合庫存管理 (六)利用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來管理庫存 (七)供應鏈庫存管理的挑戰是什么 (八)內部供應鏈各部門對庫存管理的影響 (九)國際公司對庫存控制的范例 (十)供應鏈信息系統對庫存管理的幫助 | 第二單元降低供應鏈庫存實用方法 1.利用物流反饋與降低訂單風險管理的關鍵 (1)ETD/ETA雙操作的交貨管理模式 (2)ETD/ETA在成品段的N=N+1與半成品段的N=N的分野… 2.物權轉移(JMI=JIT+VMI)的創新做法 (1)聯合管理庫存的作用與實施關鍵… (2)JIT與VMI的關鍵定義說明… (3)持續性補貨對訂單風險減低的優勢分析… 3.與同行配套交貨的關鍵做法 (1)產品壽命終結(EOL)時多余庫存的消化管理關鍵 (2)保障消耗的庫存清查與客戶需求的平衡管制 (3)依燈號撿料-Pick to Light的操作… 4.客戶端或海外成立FAE(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對客戶服務的關鍵任務互動答疑… 5.交貨計劃制訂如何應對客戶緊急插單,急單的物料調配.接單模式的彈性保障法則… 6.案例分析 (1)安全庫存量的設置(富士康案例) (2)安全庫存計算的案例練習(VMI安全庫存計算) (3)庫存管理的改進 7.每月超過7天/14天/30天/45天/60天/90天停放在庫房不動的材料.可采用4種方式處理:a.resell轉賣;b.re-assembly通過重工成品或者組成成品出貨.c.報廢;d.退給廠商 8.加速不良品材料(N.G)退回或扣款. 9..建議R&D或采購采用全球通用性材料,標準件. 10.在途物流庫存控制,客戶預測精準度分析調整給供應商預測備料依據與實際提貨庫存管理. |
第三單元企業內部庫存管理問題分析-(與老師一起互動,說出你企業的問題,老師幫你現場分析,如何應對,如何改善) 1.供應商送貨問題,采購沒有交貨通知給倉庫,倉庫不知道每天到底要收什么物料,有時供應商送貨過來,倉庫庫存很多,也不是生產所需,就讓供應商拉回去… 2.進貨檢驗,IQC進貨檢驗時效KPI沒有設定,影響入庫,發料… 3.單據設計不規范,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入庫單上面有價格出現,價格倉庫不需要看… 4.倉庫對于呆滯物料的定義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呆滯物料,呆滯物料的處理原則與流程… 5.倉庫沒有流程倉碼與儲位碼設定… 6.工令生產領料,倉庫是按最小包裝發料,這樣有時會多發,這樣備損,就比較難控制,會有前工令借后工令的料發生,導致庫存不準。設定工令結案時間,與工令備損異常報告… 7.倉庫不知道如何協助采購物控設定倉庫的MNI/MAX值… 8.倉庫碼頭堆放大量的包材,影響碼頭作業,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9.在碼頭收料區域放置辦公桌,對于快速流動倉庫不合理,倉庫內平地設有辦公場所,是否合理! 10.碼頭作業比較混亂,沒有編號.供應商送貨與物流提貨車輛隨便靠,目前車輛少可能沒什么影響,車輛多的時候就有影響了! 12.倉庫先進先出,最簡單的方法… 13.成品派送都是按散貨配送,對于裝車要求,比較難控制,只能在客戶收貨時反饋… 14.物流商目前一家,服務考核的關鍵是,物流服務異常反饋機制與異常處理流程,時效的建立機制… 15.倉庫門禁安全管制建立… 16.同一物料,同日進料,不同批次區分不清… 17.無訂單的物料,倉庫應該怎樣在前期控制不要把貨送到倉庫? 18.倉庫應該怎樣跟采購溝通,讓供應商處理倉庫中的呆滯物料,不良物料? 19.倉庫設計與規劃應該由那個部門實施? 20.物控和倉管員之間應該怎樣溝通,把工作做好? 21.倉庫怎樣監督生產領料的打印,審核? 22.生產線打出的領料單,料是否還可以放在倉庫? 23.生產線用的周轉箱到底該倉庫清潔還是生產清潔? 24.退壞料是倉庫退,還是采購退給供應商? 25.技術報廢的物料,是由倉庫處理單據,費用應該計入那個部門! 26.送貨到來料檢驗入庫需要多長時間? 27.IPQC發現生產過程中物料有氧化,生銹等狀況,責任是否倉庫承擔? 29.防靜電環節未執行… 30.除電子倉外的其它區域的溫濕度不達標,該如何控制,改善. 31.因為K3系統上線不久,系統中的需求準確性不高,使物控申購采購訂單不準,因此存在供應商送貨數量大于系統訂單數量,無法辦理即時入庫… 32.各部門工作銜接不密切,信息,傳遞不及時... 33.欠料信息不準確… | 第四講:市場銷售需求計劃基礎應用 第一節:ERP/MRP十字架構設計原理---大預測計劃展開到原材料到位的整合介紹 1.市場遠程預測計劃 2.周滾動中預測計劃 3.客戶實提銷補計劃 4.不準度修正安全庫存---ETD/ETA操作 5.成品出貨配送計劃 6.成品生產流通計劃 7.部件供應預測計劃 8.物料供應到位計劃 第二節:市場=?戶+?品的真義? 第三節:預測的難題---PM(產品企劃)+接單模式 1. Forecast/MPS/WPS/DPS/MRP的關聯 2. 產品家族系列產品的規劃---Decoder Ring 3.產品分級分類,有利接單模式與內外協交貨確認 |
第五講:成功的經驗----生意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接單模式分析 第一節:BTS(庫存式交貨)/BTF(預測式交貨)---適合批發補貨+塞貨 第二節:BTN(需求式交貨)/BTC(渠道式交貨)---適合批發補貨+塞貨 第三節:BTO(訂單式交貨)/MTO(以銷定產式)---適合直銷補貨 第四節:CTO(選配備交貨)/ATO(組測速交貨)---適合直銷補貨 | 第六講:預測不準度---10大特性探討 第一節:淡季旺季/快速上市/特殊節日與事件/期貨炒作 第二節:同月四周備料與銷售的對應規律---月預測與同月4周的破局? 第三節:彈性保障/壽命終結/末路狂花/庫存與參展促銷/耶誕狂歡 第四節:預測是啥的依據? 第五節:訂單是啥的依據? 第六節:D/N是啥的依據? |
第七講:有智慧同步并行體系銷1補1快速反應鏈 第一節:物流增加2個信息流快速反應 第二節:彈性保障的解析 第三節:持續補貨快速反應模式---必須具備的客戶關系管理(CRM)重點 第四節:持續補貨快速反應模式---必須具備的供應商關系管理(VCRM)重點 第八講:利用銷售預測影響備件計劃的安全庫存管制 第一節:利用MPS作為預測計劃-18周備料… 第二節:利用研發的經驗值導出故障樹分析-MTBF導出安全庫存計算依據… 第三節:利用售后歷史經驗數據導出毛需求或周期性需求-安全庫存計算依據… 第四節:找出高組合零件BOM表作配套備料 第五節:配合JMI集中庫存管制-MRP的數量交給采購集中計算 | 第八講:供應鏈庫存控制執行力重點(策略-方法-實踐) 1.銷售計劃與實際提貨控制重點 2.生產計劃與排產控制重點 3.采購計劃與交貨控制重點 4.倉庫庫存與周轉控制重點 5.物流配送與信息控制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