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界定采購成本管理的邊界
1.采購成本等于采購價格嗎?
2.采購成本的控制取決于采購部的能力嗎?
3.控制成本的力量來自談判能力嗎?
4.采購成本的控制有沒有盡頭?
5.采購人員對采購成本的影響有多大?
6.能夠達到諸如“買到價廉物美的商品”的要求嗎?
第二部分:理解采購成本的來源與范圍
1.分解采購的過程,價格、物流、質量、稅賦、管理費用等等都是采購的支出項目嗎?。
2.采購人、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視角是不同的,他們對采購成本的理解也是不同在哪?
3.價格是成本重點,如何解剖價格的結構?
4.過程分析法:依據采購前、中、后的過程來分析。
5.比重分析法:依據采購的成本項目比重方式來分析。
第三部分:掌握采購成本的標準分析工具
1.總擁有成本分析法TCO在實踐中的應用
2.如何計算總擁有成本TCO?如何列表?
3.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TLCC在實踐中的應用
4.如何計算全生命周期成本TLCC?如何列表?
第四部分:供應商報價分析與價格判斷
1.價格結構清單和報價單的基本結構
2.關鍵價格要素:生產、物料、技術、模具與管理費用。
3.理解與判斷供應商的定價模式與方法
4.目標成本、落地成本與標準成本。
5.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直接與間接成本,邊際成本。
6.價格跟蹤與價格異動,掌握PPV管理工具。
第五部分:采購成本的控制目標與策略選擇
1.以競爭為導向的成本目標,以行業標桿為導向的成本目標
2.采購成本的目標倒推法應用
3.在采購中如何兼顧QCDS目標平衡?
4.采購成本削減的項目優先權與排序
5.企業競爭策略的調整將影響成本控制的目標
第六部分:典型的采購成本控制方法與工具
1.詢價比價/競爭性談判
2.招標采購與反向競價
3.批量化與集中化采購
4.學習曲線分析法
5.寄售/VMI庫存控制
6.信息化電子化采購
7.期貨跟蹤與套期保值
8.VA/VE價值工程分析法
9.需求規格優化與標準化
10.供應商早期參與ESI
11.集團化品類專家管理
12.回收利用(recyc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