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大綱:
第一模塊目標、手段與管理者職責——尖刀式管理的10個要點
1、達成目標是硬道理
2、如何達成目標?-愿力與能力
3、管理的刀尖:責任和利益精細化
4、管理著力點
5、管理的層次與重點
6、管理=可控性+創造性
7、管理=自理+代理
8、手段與目標-投資與消費之別
9、企業動力學理論
10、對稱式管理與非對稱式管理
第二模塊管理者職責履行——以事管人
第1單元有效目標分解——落實目標的技術
目標分解與工作能力93
有效目標分解代表的含義93
目標分解是一重要策略93
解碼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93
把責任落實下去94
不要只談安全意識,而要多談安全行為規范94
從責任目標到工作目標95
如何使目標更有效96
有效目標分解96
目標設定和分解過程96
設定大目標96
大目標的設定方法97
大目標分解的三種方法97
大目標分解的最有效方法97
案例:降低費用6%的目標體系圖97
各部門內部目標分解的具體步驟98
工具之一----樹形圖98
WBS——世界性的目標(任務)分解工具99
案例:婚禮籌備之WBS——重要的WBS分解,一般人一生用到一次99
工作分解結構105
工作分解結構的分層分解106
工作包106
目標分解原則106
表示預算和責任的WBS編碼107
制定工作分解結構(WBS)的方法107
WBS分解的反推法108
WBS詞典109
WBS運用:有效地分配工作的前期準備109
分配工作的指導原則109
責任分配矩陣110
確定目標的行動計劃110
WBS與魚骨圖——“水平WBS”111
兩種能力讓你得到提拔113
組織能力與計劃能力113
畫龍點睛——WBS的運用案例:用表格把他罩住115
畫龍點睛——WBS的擴展運用115
單元思考題116
第2單元主導——跟蹤目標的策略
管理是一種理性干預167
案例:每個人、某些人、任何人和沒有人167
從“計劃的目的”看“管理是一種理性干預”167
什么是理性、理性的特征168
個性與條理性168
個性和能力的互動168
什么叫主導——騎馬與放羊之別169
騎馬理論169
管理者的信息中樞角色——用表格去騎馬170
管理與領導170
如何主導171
文件不要輕易丟出去171
案例:保姆與傭人之別172
主導:授權不授責172
把事做到他家門口172
通過異常報告進行主導172
平級之間的主導172
主導到強有力老板的權力也不是絕對的,你要讓別人無法否定173
上司也有待你的跟催173
強勢主導:一竿子插到底173
一竿子插到底173
討論:為什么要一竿子插到底174
案例:沃茲公司的“檢察官”174
趕鴨子上架:把問題點暴露到桌面上來175
強勢主導案例:現場辦公176
主導的運用案例177
案例:一念之差從副經理提拔到經理177
主導者——用心第一:管理者“關心與用心”訓練177
什么叫關心178
例子:心疼才會關心179
管理者要學會有心179
人類“注意力”的臺階:對環境關注的程度180
“關心技術”從生存意識開始180
單元思考題180
第3單元制度管理——管理細化與固化:制度執行力
好的執行力從制度開始234
人性上下限理論——透視制度管理的誤區235
人性假設的對錯決定著管理的有效性235
人性假設——人性上下限理論235
人性上下限237
人們害怕真相237
不是為錢而工作嗎237
創業、守業與人性上下限理論:238
遇到問題就特別重視——制度只能堅持一個星期238
疑惑:中國人制度管理的誤區239
人性上下限239
制度里面可能有毒素239
制度失敗的原因:愚蠢的假設——知道了就會那么做?239
代理與法制240
代理人的風險控制240
代理人的腐敗風險242
代理人的收益點與腐敗的關系242
總結243
制度的參照系——團隊、流程是坐標243
群體人性化——制度化與人性化管理矛盾嗎?243
對事不對人——制度面向崗位而非面向個人244
對事不對人——制度大于個人246
展開:流程導向246
不要同犯錯誤的人討價還價247
制定能夠落到實處的制度——關注態度還是關注事實?248
管思想還是管行為248
制度不管你怎么想249
區分制度管理與道德管理249
制度管理與道德管理:小偷比強盜可愛250
分清人治與法治——談態度還是談行為、談事實250
區分政策和制度:政策≠制度251
良心不是顧忌——道德管底線,法律管顧忌251
制度設計、制定要點252
制度不是定在兩人之間,而是三人之間252
不可操作:能把制度轉換為檢查表嗎252
制度要有控制點252
制度要有數據和記錄做支持253
克服主觀色彩——制度檢查的檢查表一般格式253
把制度做成象數學用表一樣254
制度的反向制定方法254
什么是反向表達——圈內與圈外254
制度的重點在于接口——崗位之間的接口處理254
形式與內容255
管理零空白255
海爾經驗255
如何制定有利于執行的制度256
制度推行要點256
李氏九龍模型——制度別理想化:“打不贏就別打!”256
制度需要成本——觀念更新:把異常納入到正常的管理之中257
制度需要成本——預防成本與損失成本258
制度需要方便直觀258
不要同我說:“扣款不是目的”258
制度管理的技巧259
制度有效的六個環節259
如何推行新制度259
如何預防推出新制度的誤區260
制度的維護——你的企業制度有被稽核嗎?260
嚴明紀律260
如何貫徹公司的規章制度261
如何通過懲罰違紀者樹立威嚴形象262
稽核為重262
拿出數據來263
案例263
稽核的策略與技巧263
案例:善用稽查:倉管員的故事263
四兩撥千斤——降低為官成本:善用稽查和糾察264
四兩撥千斤的故事:那個電工如何搞定264
檢查表計分方式——扣分法:抓的是問題部分264
企業管理與社會管理相通——犯罪不合算公式:打造誠信社會266
制度管理的誤區266
人治還是法制——大眾邏輯與生氣266
如何克服制度的理想化267
單元思考題268
第4單元利益精細化——中國式績效考核的8個要點
吉列:讓公司問題成為每個個人的問題207
職能部門如何考核
管理的兩個基本點——績效考核的兩條主線
要點之1:厘清考核初衷
要點之2:改變幾種做法
要點之3:區別幾個概念
要點之4:端正績效內涵
要點之5:聚焦過程和結果
要點之6:強調結果導向
要點之7:理解量化本質
要點之8:考核就是管理
第三模塊有效指導與督導——以人管事
第1單元教練技術——有效指導部屬
職業經理人與教練技術263
經理要做教練:商業環境的改變呼喚教練式領導263
傳統領導與教練式領導的區別264
教練的含義264
教練時機265
創造教練環境265
教練內容體系——KASHI卡氏模型265
培訓(Knowledge)——傳遞經驗、知識和思想的捷徑266
培訓需求反向調查法266
培訓質量保證七大要點266
課堂教學的要素(教練自檢表)267
培訓風格的選擇268
手勢語言的訓練268
成人學習七大法則269
學習金字塔269
鼓勵自學——自學方法269
勸導(Attitude)——引導人們愿意做270
掌握部屬異常征兆270
勸導時機——需要改變人們工作態度的時候271
勸導常用的兩種方式271
勸導六步法272
勸導的要點272
對話僵局處理273
訓練(Skill)——指導人們如何做273
訓練時機——需要增強人們工作能力的時候273
可選擇的四種訓練方式273
訓練四步法274
案例:鷹的飛行訓練274
確保學以致用276
訓導(Habit)——如何處理員工違規276
訓導問題的類型與范例276
從責備到訓導276
訓導要點277
有效訓導原則——熱爐規則278
不得已的事情——如何懲戒員工278
輔導(Intigrid)——手把手的教導方式278
C5教練法278
GAPS法——讓下屬識別“差距”279
發現目標——問題診斷的方法280
手把手案例:初入職文員-工作要點280
手把手案例:采購人員強勢心里建設要點281
慎用批評281
認識人性——人被指出缺點不足時的常見反應281
批評的誤區282
靈活運用不同的批評方式282
批評的技巧283
讓別人保住面子283
公開進行表揚,私下解決問題283
外交家的手法——批評的同時做自我批評284
從批評到反饋284
反饋與批評之別284
從指揮者到說書者285
反饋八大要點285
有效反饋286
漢堡原理——消除防衛反應的方法286
BEST反饋法287
如何處理反饋中的困難局面?287
如何接受反饋288
從反饋到對話——通過對話的訓練288
為什么要對話288
真正對話的本質289
對話的要點289
接受反饋——反饋的五個步驟289
告訴與提問——對話是一個挑戰290
提問是對話的“載體”——解決問題的問題范例290
對話措辭的藝術——詞匯與心態291
基于對話的轉換式教練管理訓練三步法292
案例:對話中所使用的轉換式教練訓練管理法292
特殊的訓練情況——教練訓練管理法的實際運用293
訓練你的老板293
訓練同事293
訓練麻煩的雇員293
單元思考題293
第2單元激勵技巧
激勵的意義227
案例:期望定律試驗227
團隊需要士氣228
士氣低落——員工需要激勵的信號228
激勵著力點——從需要開始229
案例:激勵從需求開始229
什么是動機229
激勵的人性內因模型229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230
工作可以帶來的滿足231
了解員工的需求231
“時代不同了”——員工需要的變化趨勢232
激勵指導思想——有關理論模型232
激勵理論的分類232
滿意理論232
激勵一保健雙因素理論233
公平理論235
弗魯姆的期望理論237
波特和勞勒模式238
當代激勵理論的綜合239
X理論和Y理論239
三種需要理論240
目標設定理論241
強化理論241
生存與發展理論241
獎與懲的探尋:“胡蘿卜”還是“大棒”242
從理論到實踐:關于激勵員工的建議243
激勵手段244
金錢激勵244
金錢激勵的案例:加薪245
精神激勵——象征性獎勵246
目標激勵246
個人發展激勵247
榜樣激勵247
對員工有信心248
善用表揚激勵248
精神武裝激勵——理念教育249
激勵的BEST策略250
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250
相信員工的主觀能動性250
競賽激勵250
旅游251
職業發展251
晉升/增加責任252
員工歡樂夜252
公司股份/權252
特殊成就獎253
反向激勵法253
道賀253
其他激勵方法254
綜合運用——激勵部屬工作意愿的方法254
案例:通用電氣的激勵機制255
有效激勵的原則256
獎勵的誤區256
剛性原則257
及時性原則257
清晰原則258
多樣性原則258
激勵要有力度258
獎懲適度258
激勵要因人而異259
因人而異——四種不同類型員工的激勵259
消除不滿情緒260
單元思考題261
第3單元強勢管理——營造服從氛圍148
問題提出148
管理者:你“能文能武”嗎148
三十六計罵為上——不得已時學會“罵下去”149
管理人員人品三類型(企業政治生態的識別與對策)149
服從:不要討價還價149
什么是霸氣150
武——口服心不服150
就是不認錯,偏要不講理151
做主管要兇一些151
惹不起躲得起152
什么叫威嚴152
權力自覺的管理者152
服與不服有什么關系152
為什么管理技能中應該加上霸氣153
管理為什么需要霸氣?153
為什么讀書人沒有霸氣——書上只有說得又做得的東西153
有文化的人缺少一種霸氣153
道德海關——道德安全檢查153
書本知識的局限性154
“霸氣”——管理者“強勢”心理建設154
開源與節流——主管很難讓手下口服心服154
莫要心軟:“你的管理失敗在太講情"155
以個人為參照系還是以公司為參照系:155
莫要“心太軟”156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156
案例:管理人員“強勢管理”心理建設157
管理的“革命兩手”:157
強勢管理與人性化管理157
“霸氣”的導入158
與員工約法三章158
如何才能駕馭下屬158
怎樣讓他怕你:不理他159
如何駕馭他:讓他不懂你159
吵架的藝術159
領導力與強制力160
什么是最佳權力基礎160
影響力的硬基礎160
執行沒有借口:高效執行,拒約借口160
服從——執行力文化161
如何運用懲戒161
強制的必要與風險161
單元思考題162
第4單元危機意識管理——激發自動自發134
什么是危機意識管理134
引子:案例與理解134
如何讓30人變成36人134
什么是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感何來成就感135
案例:不能“格殺勿論”:你可以換人嗎?有人換嗎135
獎金不會讓人心動,扣款才會讓人心痛136
底薪和浮動工資構成上的兩種立場136
什么樣的工資結構可以讓人“關心"136
討論:“獎不如罰”還是“罰不如獎”?137
什么叫關心?138
如何用錢可以讓人的心最能“聞風而動"138
例子:心疼才會關心139
管理者要學會有心139
關心的臺階139
人性化管理140
故事:該死的肚子140
故事:愛哭的孩子140
危機意識管理的目的141
自我危機意識141
放下武器:事本位141
企業文化的一部分141
拿錢買競爭——競爭不是浪費141
危機意識的功用142
如何進行危機意識管理142
杰克?韋爾奇:勇于處理績效差的人142
勇于處理績效差的人142
中國海爾的“三工轉換”143
求生企業工作環境——需要“強勢管理”143
用10%的投入賺取50%的回報143
分類淘汰法(孤立少數)144
績效考核末位淘汰法——你的分布點在哪里144
危機意識管理真的可行嗎145
香港HT家私的顧問組145
任正非:持續不斷的危機意識145
選擇與權力145
危機意識管理有關的分歧145
單元思考題145
第四模塊小組互動討論與實戰問題解答
老師介紹:李澤堯
現代企業管理技能、跟單員工作技能與策略、意識心理學、營銷團隊的組建與強化訓練,人力資源管理等。
工作經歷:
實戰派企業管理專家,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客座研究員、中山大學教授經理研究會特約顧問、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山大學特聘教授,多年授課經驗,十多年企業成功管理經驗。
曾長期擔任國外跨國公司高級經理人,曾任大型外資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層管理職位多年。
教育背景:
美國威斯康辛國際大學MBA,曾在國外受訓“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一年。
服務客戶:
南方電網廣電集團、中國移動東莞公司、上汽大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上海寶鋼南方公司(廣州)、廣東粵海汽車、佛山電力建設集團、北京時代光華、同濟大學汽車營銷管理學院、華強本邦、鑫興工貿、廣東德豪潤達集團、東華機械集團、晉江愛樂假日酒店、山東泉林紙業、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東莞先鋒高科(日資)、廣州亨奴服裝、中山大學教授經理研究會、亞加達外語學院、南海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市越秀區政府、萊茵學院、佛山陽光培訓機構等。
著作:
集合多年的管理經驗及體會心得編著了《跨國公司員工八個工作習慣》、《現代企業管理》、《有效管理十八種技能》、《跟單員工作手冊》、《意識心理學》等許多專著。
課程形式:-講授-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觀看錄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