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大綱:
引子案例:部門經理劉力先生的當官情結困惑
1.劉力面臨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2.劉力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
3.劉力需要得到什么幫助?
第一章領導力的一般原理
一.領導權力與領導能力
1.領導權力
2.領導權力不等于領導能力
3.領導能力的內涵
案例討論:馮經理做企業領導的故事
二.領導與管理的區別
1.管理與領導有哪些明顯差異
案例:韋爾奇的名言
2.傳統管理手段難以替代領導力
案例:紅星美凱龍的掌門人
三.從管理走向領導
1.領導風格類型
集權型/參與型/寬容型/權變型
2.情景領導風格
引言:風靡世界的情境領導
關系行為與任務行為
四種領導模式S1—S4
第二章部門經理的六大領導力(一)
第一節遠見卓識能力
一.前瞻力是中高層主管不可或缺的素養與要求
1.為什么需要前瞻力
案例:中國短命企業現象--達利克摩斯之劍
前瞻力的三大方向-我是誰?到哪去?如何去?
案例:三國中的劉備和曹操
2.前瞻力就是審時度勢
案例:戴高樂將軍的預見
案例:孫中山先生的英明
二.卓越領導前瞻力的思維方式
1.系統論方法:注重結構,注重層次
案例:蔣介石的教訓總結
案例:史玉柱的教訓總結
案例:張瑞敏—海爾的國際化
2.競爭論方法:提高市場駕馭能力
案例:長虹彩電的危機
案例:波特評中國企業進軍世界500強
對手意識和競爭意識
競爭對手分析與產業預測
案例:珠海格力空調不降價
競爭分析中的博弈論
案例1:頂牛博弈
案例2:智豬博弈
案例3:囚徒博弈
3.藍海論方法:提高市場判斷能力
“紅海戰略”與“藍海戰略”的比較
案例:郭德剛的相聲為什么紅?
案例:三星和索尼產值的巨大落差,三星收購索尼?
案例分析:“譚木匠”的傳說
藍海戰略的兩項工具
案例:美國黃尾葡萄酒品牌的崛起
第二節識人用人能力
一.為何說:“識人第一,用人至上”?
組織執行力的最大前提是三大流程的有機結合
案例:微軟比爾蓋茨的擇人任事
二.如何做到“擇賢而任,知人善用”
1.劍橋人力資源管理最高理念
比爾蓋茨為何選對用對人
案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2.選擇團隊成員的總體要求
對管理干部的賢才要求案例分析:劉軍的煩惱
3.如何做到知人善任
多在人才問題上花些時間
深入分析工作性質擺脫個人好惡
案例分析:劉軍的煩惱(續)
勇于處理績效差的人
案例分析:劉軍的煩惱(續)
案例:韋爾奇的用人
第三章部門經理的六大領導力(二)
第三節變革創新能力
一.如何在變革創新中成就自我?
變革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
案例:韋爾奇的變革
案例:艾柯卡的成長
二.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
1.系統思維
珍珠與項鏈
創意=A+B
案例:蔣介石的教訓總結
2.逆向思維
案例:大禹治水的故事
案例:西方的妓女注冊制
案例:潘石義賣現代城
3.九大簡易創新思維路徑
4.創新思維是對傳統思維的突破
案例: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
游戲:分圖游戲
游戲:解繩游戲
三.企業變革與創新的實際運用
1.戰略創新
案例:新疆德龍集團的崛起
案例:海爾的戰略擴張
案例:藍海戰略的創新原理
2.制度創新
案例:聯想集團的會議制度
案例:許繼集團的激勵機制
3.組織創新
案例:艾柯卡拯救克萊斯勒
案例:中國石油和天然氣企業的重組
案例:惠普與康柏的重組
4.觀念創新
當前企業應當建立或更新的觀念
案例:鄧小平的觀念創新—市場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
案例:凱恩斯主義---計劃調控不是社會主義的專利
案例:大慶的改革
案例:新疆石油
5.技術(產品)創新
案例:創新不講理—索尼公司隨身聽的發明
6.營銷創新
案例:邵亦波的“易趣網”
案例:美國戴爾計算機公司的成功
7.人力創新
現代企業面臨的社會人文環境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目標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思路
案例:某知名民營食品企業的人力創新
8.激勵創新
案例:韋爾奇的通用管理模式
案例:聯想的天條
9.融資創新
案例:海航的創新,陳峰1000萬元辦起航空公司
10.文化創新
案例:郭士納對IBM公司的文化改造
第四節善于用權能力
一.駕馭之道在于適度用權:怎樣實現真正授權?
1.為什么要授權?
高效地完成企業的工作任務
案例:中國某企業總經理的一天
員工的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
案例:韋爾奇的提拔政策
授權也是激勵手段
授小權是為了更好地掌大權
2.有效授權的原則和方法
1)信任2)評價風險3)權責對等4)授權與控制的平衡5)職能的重新定義
二.如何運用權力之外的“權力”
1.傳播企業愿景,導引員工職業生涯
彼得圣吉的名言
案例:石匠砌墻與教堂
2.以身作責,遵紀守法
要注意用“行動”去昭示部下
案例:卡耐基的教導
3.個人修養,魅力人格
案例:周恩來總理
第四章部門經理的六大領導力(三)
第五節溝通包容能力
一.為什么經理人要注意對部下進行有效溝通
溝通對于領導者來說更具有特殊意義
案例:毛澤東善于和群眾溝通
案例:某經理人內向,不善與部下溝通
二.遵從有效溝通的六特性
1.雙向性
溝通游戲:閉眼撕紙
2.明確性
3.談行為不談個性
案例:某經理人教訓員工
4.積極聆聽
傾聽也能提升領導力
現場測試:聆聽的能力
聆聽的技巧
5.善于提問,不要質問
6.善用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的方式
三.如何把溝通的原則性與包容性相結合
1.有效溝通與情商
案例:鋼鐵大王查爾斯.施瓦布懲罰工人吸煙
案例:《財經時報》記者對張錫民的采訪
2.應當克服的痼癖與習慣
幾大痼癖與習慣綜述
案例:一位著名散文家的精彩描述
案例:富蘭克林的著名自述
3.如何解決內部破壞性沖突
一般解決方法案例:龜兔賽跑的最終結果
對待有問題部屬的原則—情、理、法三結合
4.正確處理員工的抱怨和歧見
總原則:就事論事,尊重任何員工的抱怨和歧見
四大處理步驟講解
第六節培育輔導能力
一.要做教練型領導
1.經理人作為輔導員的作用
2.輔導就是授予能力
1)員工實際工作能力的產生
2)領導作為輔導員角色的工作內容
3.員工輔導的障礙分析
下屬的幾種錯誤態度簡析
二.運用情景領導法對員工進行輔導
1.方法一:我示范,你觀察
2.方法二:我指導,你試做
3.方法三:你試做,我指導
4.方法四:你匯報,我跟蹤
案例:肖經理輔導小李
三.如何輔導知識型員工
1.共同找出弱點
2.鼓勵創新,教和學共長
結束語: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提高領導力
老師介紹:張錫民
張錫民
著名管理專家、培訓講師,國內培訓和咨詢相結合的先驅,23課堂名師內訓團高級講師。歷任著名企業經理人,被公認為國內實戰派十大自由講師。
先生現任北京綠洲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國綠洲管理培訓網)首席顧問/首席培訓講師,歷任知名企業生產/質量部經理、人力資源部經理、企管部經理、銷售部經理、營銷總監、人力資源總監、常務副總裁、高級管理顧問/高級培訓師、董事副總裁等職。張先生接受過長期專業訓練,有豐富的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實踐和咨詢經驗。
張錫民先生師從著名改革思想家/金融專家/經濟學家溫元凱教授,原任北京南洋林德企業顧問公司董事副總裁/高級管理顧問/高級培訓講師,并兼任清大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學EMBA課程客座教授、南京理工大學MBA培養客座教授、北方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咨詢協會客座教授,香港光華管理學院、北京時代光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級培訓師;并出任國家通用管理能力認證考試主任講師之一,出任外國專家局下屬的美國PMP認證考試的主力講師,出任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評審委員會主力講師;并出任中國人力資源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并兼任中國企業內訓網、北京雙高人才中心,中關村人力資源經理協會,圣榮管理培訓網,中華培訓網,深圳行天,武漢動力,大連名仕等100多家企管顧問公司高級管理顧問/高級培訓講師。并出任國內二十多家公司長期兼職特約管理顧問/培訓講師。
張錫民教授被公認為國內實戰派十大職業講師,當選為2004年“中國金牌管理咨詢師”,當選為2005年“中國十大杰出培訓師”,當選為“2005中國百位杰出管理人物”,當選為“2006中國最具魅力企業家”之一,當選為“2006中國培訓師競爭力排行榜十大華人培訓大師”,2007年榮獲第二屆中國管理大會之最高獎項“卓越管理專家獎”,榮獲第三屆中國管理大會培訓師之最高獎項“卓越講師獎”,2008年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管理十大成就(人物)獎”。榮獲全球認可的美國《Alamo學習系統國際職業培訓師》認證證書、榮獲美國權威的《PDP測評系統國際職業培訓師》認證證書。
擅長領域:
領導藝術人力資源企業文化
教育背景:
1.個人基本情況:
1966年出生于北京,現年42歲。
1987年畢業于華東工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本科。
1990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
2.任職經歷:曾先后任職于
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北京兩家知名民營高科技企業(通力環電子公司、新奧特電子集團公司)
北京臺資跨國集團公司(川源機電集團)
北京兩家知名美資著名IT集團企業(慧訊信息、中美亞星)
北京兩家著名管理顧問公司(理實佳訊、南洋林德)
3.授課風格:
案例豐富、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具有感染力。
主講課程:70余門
領導技能與人力資源類:《領導力》、《執行力》、《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的構建與推進》、《如何做好人力資源經理》、《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企業招聘與培訓管理實務》、《企業組織設計與管理》、《企業薪酬與績效考核管理實務》、《非人力資源干部的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授權》、《目標績效考核》、《職業經理人塑造》、《企業中層經理成功管理系列講座》、《溝通技巧》、《高績效團隊建設》、《時間管理》等等。
戰略及營銷類:《企業戰略管理》、《如何進行營銷談判》、《現代營銷策劃與管理》、《銷售員的激勵與管理》、《全員服務體系》、《渠道建設與管理》、《金牌銷售技巧》、《成功的市場營銷/服務人員必備的專業特質》、《市場調研》、《市場營銷學》、《供應鏈管理》、《戰略營銷》、《關系營銷》、《直復營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