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培訓對象】
銀行支行行長、副行長;信貸人員;客戶經理以及其他相關人員
【培訓收益】
掌握最新的監管政策及監管要求全面樹立員工的合規風險意識了解信貸業務風險成因及防范對策掌握信貸業務“三貸”環節中的工作技巧及風控措施掌握信貸業務法律風險防控措施通過大量案例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有效識別風險、防范風險以及科學管理風險能力。
第一講:監管最新政策解讀及監管要求
一、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總體趨勢
二、今年監管重點內容
1.民營及小微企業服務政策;
房地產行業政策;金融扶貧政策以及其他重點領域宏觀調控政策
2.授信管理;不良資產管理;信貸資產轉讓;
3.理財業務;同業業務;表外與合作業務
4.高風險機構處置;異地非持牌機構管理;案件查處和行業廉潔
三、監管目的——規范員工的職業行為
1.作風——弘揚“三鐵”
2.標準——履行“三責”
3.底線——堅守“三線”
案例分析:銀監會通報的案件
1)某銀行10億虛假擔保案件
2)某銀行14億的“蘿卜章”案件
3)某銀行虛假授信775億案件
第二講:信貸業務發展趨勢與風險防范
一、當下信貸業務發展的整體趨勢
1.基礎設施
2.普惠金融
3.綠色金融
4.民營企業
5.農村/農業
二、遴選客戶原則
1.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與信貸要求
2.行業選擇分析
1)優先支持的行業
2)審慎介入的行業
3)禁止進入的行業
3.產品具有市場前景及競爭力
三、信貸風險成因的關鍵環節
1.貸前調查
2.貸中審查
3.貸后檢查
案例分析:
1)A銀行發生一起小微企業貸款被騙案
2)B銀行違規發放貸款案
3)D銀行發生一起假黃金質押貸款案
問題與思考:防范信貸風險的對策
第三講:貸前調查是把控風險的第一道關口
一、貸前調查原則
二、貸前調查內容
1.主體資格
2.資信情況
3.經營狀況
4.信用狀況
5.還款能力
6.貸款用途
7.擔保能力
三、貸前調查的方法與技巧
1.銀行流水的審查
2.財務關鍵指標還原分析
3.非財務信息分析
4.交叉驗證
1)實地考查
2)通過第三方信息進行核驗
3)邏輯推理判斷
四、貸前調查案例實戰演練
A銀行如何向B公司進行盡職貸前調查
五、撰寫貸前調查報告
第四講:貸中審查是風險把控的關鍵
一、審查貸前調查資料的合法合規性
1.借款人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貸款基本條件,有無涉及訴訟
2.借款人的征信情況是否符合規定
3.借款人生產經營、財務狀況、信譽狀況、發展前景及內部管理是否良好。
4.借款用途是否合規,資金有無挪作他用嫌疑。
5.抵(質)押物權屬狀況是否清晰/是否足值/是否涉及法律風險
6.保證人資格、擔保能力是否具備。
二、著重于宏觀政策與行業前景的預測
三、出具審批意見
貸款審查按銀行的授權權限進行審批-決定貸與不貸-貸多少以及還款方式、期限和利率-作出終審意見。
第五講貸后管理是預防不良貸款產生的有效手段
一、貸后檢查的方式
1.首貸檢查
2.常規檢查
3.重點檢查
二、貸后檢查的主要內容
1.貸款用途是否按合同的要求執行
2.經營狀況、財務狀況是否持續向好
3.第一還款來源是否持續充足
4.第二還款來源是否持續有效
5.有無發生新的債務
6.有無出現異常情形
三、貸后風險預警提示
1.企業主發生變更
2.涉及訴訟,涉及廉政風險
3.與客戶關鍵人員失去聯系或聯系不暢
4.不配合檢查,不能對報表數據提供明細
5.上下游合作伙伴對授信客戶有負面評價
6.為他人擔保引起法律糾紛
7.財務報表嚴重造假
8.為逃避債務隱匿或轉移資產
案例分析:貸后風險管理的
1)老客戶貸款背后的風險事件
2)F銀行發生了一起貸后疏于管理而發生的風險事件
3)S銀行發生一起企業為逃避債務而轉移資產的風險事件
第六講信貸業務的法律風險防范
一、保證貸款
1.一般保證與連帶責任保證
2.對保證人主體資格的合法性審查
3.對保證人代償能力調查
4.關聯人的交叉擔保與互保的風險
5.對保證人的風險防范措施
案例分析:W公司詐騙銀行貸款案
二、抵押貸款
1.抵押物估值的風險點與防范措施
2.辦理抵押登記的風險點與防范措施
案例分析:B銀行被企業詐騙發放虛假抵押貸款案
三、質押貸款
1.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
2.質押物估值風險點與防范措施
3.質押物登記的風險點與防范措施
案例分析:J銀行假存單質押被騙貸款案
四、常見法律風險疑難解答
1.發催收函應注意的事項
2.借款人死亡后,貸款由誰來償還
3.銀行扣劃借款人配偶存款抵消債務合不合法
4.如何執行借款人的唯一住房
5.銀行不知是借名貸款,貸款發放后是由名義借款人承擔還款責任還是由實際用款人
6.借新還舊需不需要重新辦理抵押登記手續
7.其他
思考與討論:如何在工作中做到盡職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