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受訓對象:
因為這個系列課程,研究的問題取向是來源于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課程的體系層次是按照企業從初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全過程;所以確定的受眾對象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課程目標:
幫助企業家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經營管理技術,實現將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
課程大綱:
第一講:家族企業治理技術(一天)
家族企業是民營企業最基本的企業形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制度安排。對家族企業進行治理是必然的,但什么時候治理、如何治理,就顯得特別重要。本講中,首先對家族企業的優劣勢進行比較,結論是家族企業是有生命力的;其次,家族企業治理包括:倫理治理和標準治理;接著把家族企業治理分成三個階段,1、家族制企業階段(倫理治理);2、混合制家族企業階段(專業化治理);3、現代企業制度的家族企業階段;最后討論進行家族企業治理需要什么樣的老板。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家族企業治理的方法問題。
第二講:企業家與經理人角色定位技術(一天)
企業逐步的發展起來以后,職業經理人大批進入企業,就遇到了企業家與經理人的合作壽命問題。實踐中,我發現他們大多是相見恨晚、分手恨晚;隆重的婚禮,短命的婚姻。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已經成為企業家與經理人的共同愿望。在這一講中,我們首先對企業家與經理人的角色進行定位;接著分析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十個矛盾;然后用“驢磨規則”來演繹企業家與經理人之間的合作關系,避免企業家與經理人“一見鐘情,互相猜疑,不歡而散”,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企業家與職業經理人合作共贏的方法問題。
第三講:管理者技術(一天)
企業謀求更好的發展,管理素質的提高就必然提到企業的日程上來。那么管理者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在管理行為上存在的一些誤區;其次要知道這些行為誤區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危害;再次要積極地規避這些行為誤區;然后要明白出現這些行為誤區的原因;接著努力提高駕馭被管理者的能力,最后使自己成為具有卓越領導能力的管理者。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提升管理者素質的方法問題。
第四講:超越者技術(一天)
企業從創業期到了成長期,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成功者(企業家)將成功模式化了,他們積極地重復著沒有辦法重復的成功。這個時候,企業家的經驗是財富的同時也可能成為包袱,由于剛愎自用就可能出現決策失誤,造成經營危機。如何從成功者變成超越者?就成了企業家面臨的棘手問題。我們用“五個理論”幫助成功者成為超越者,它們是:1、以人為鏡理論—這是戰略決策層面的理論;2、握發吐哺理論—這是人性化管理層面的理論;3、同氣連枝理論—這是利益切割層面的理論;4、甘辭厚幣理論—這是績效激勵層面的理論;5、縱鴿于林理論—這是人力資源層面的理論。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成功者如何成為超越者的方法問題。
第五講:團隊執行力技術(一天)
企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跨越,僅僅是企業家成為超越者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團隊建設。而團隊建設的結果如何,則體現在團隊的執行力如何。怎樣提升團隊的執行力?離開企業的基礎條件,談提升執行力就是一句空話。本講的內容是在區別團隊與團伙的基礎上,講述提升團隊執行力必須具備的四個條件。它們是:1、有高水平的管理層素質,杜絕管理能力負位的現象;2、有完整的激勵員工進步的人力資源體系;3、有科學的形成統一意志的制度建設;4、有凝聚各方面的積極性以滿足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只有具備了這四個方面的條件,提升團隊執行力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得以實現,反之,則無從談起。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為提升執行力創造必要條件的方法問題。
第六講:企業做強做大技術(一天)
企業制度定位準確了,企業家與經理人合作愉快了,管理者素質提高了,成功者變成超越者了,團隊執行力提升了,企業就遇到了先做強還是先做大的問題了。
企業家要知道影響企業做強做大的客觀原因:1、一些公務員的行政不作為;2、稅收政策不平等;3、融資成本太高;4、“為富不仁”的人文意識束縛了企業家的手腳。雖然對這些客觀原因你可能無可奈何,但你必須面對。企業家要知道影響企業做強做大的主觀原因:1、一些企業家不清楚老板與企業家是兩個概念;2、一些企業家的育人用人能力欠缺;3、一些企業家盲目多元化;4、一些企業家組建企業集團時“捆蘿卜”。面對這些主觀原因,企業家要敢于否定自己,盡快痛改前非。企業家還要知道應該先做強,然后再做大。
企業家更要知道做強做大需要四個條件:1、企業家是做強做大的基礎;2、競爭力是做強做大的前提;3、精英團隊是做強做大的關鍵;4、企業文化是做強做大的保證。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企業才有希望做強做大。
這一講的目的就是探討企業從成長期向成熟期跨越的方法問題。
老師介紹:俞飛
著名企業研究專家、教授,原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現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家族企業發展前景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中國高校繼續教育學會首席專家。清大、四川大學、中國外經貿大學、珠海新經濟學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著作:《私企打造》(被評為2001年度社科類(經濟)圖書二等獎)、《私企運作》、《私企經營》。近期文章:《品牌定位與產品創新》(科技與企業雜志)、《如何做強傳統產業》(人民日報)、《核心技術不等于核心競爭力》(人民日報)、《一時強弱千秋勝負》(科技與企業雜志)、《青島與大連產業結構分析》(遼寧日報)、《區域經濟與中小企業發展》(今日中華雜志)。《家族企業也是有生命力的》(分四期在中華工商時報連載)、《中國企業的教練員》(科技與企業雜志)《東北二次創業的條件準備》(今日中華)、《家族企業破繭之途》(法人雜志)、《草根浙商的升級壓力》(工商時報)、《多元化:美麗蛋糕還是美麗陷阱》、《民營企業家如何避免決策個人化》(中華工商時報)、《棉花企業如何打造品牌》中華合作時報等。研究方向——俞飛教授致力于“民營企業管理現代化、戰略發展國際化”的研究方向。他的《企業經營技術》系列課程《家族企業治理技術》、《企業家與經理人角色定位技術》、《管理者技術》、《超越者技術》、《團隊執行力技術》、《企業做強做大技術》,是其利用十多年的時間,調查了近430家民營企業后總結出來的,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實用性。這些課程的經典之處是——融中西經營管理精華于一爐,既有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又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通,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是消化管理經典方略的絕好教材,是取代幼稚管理模式的實踐方案,是將企業帶入健康發展軌道的寶典。被企業界稱為——企業家的教練員。顧問單位——海航集團、蒙牛集團、浙江金義集團、北京國信集團、青島海運集團、承鋼集團、中旺集團、廣州宏大集團、寶溢集團、北京總部集團等多家企業的顧問。石河子市政府、大連市政府、成都市政府、黑龍江省政府、甘肅省政府、長春市政府民營經濟發展顧問。項目運作——四川大學工商學院(CEO)培訓、寶溢集團(管理與人力資源)、德強集團(管理與教育產業)、昆明鐵路局進出口公司(人力資源與國際貿易)、蘭州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培訓)、金蘋果集團(管理與營銷)、農業部黨校(培訓課程)、民政部黨校(培訓課程)、山東鑫源集團(國際化)等等。網上評價——一位學者、教授,更是一位批評家。對于中國的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行了長期、細致、廣泛的調查和研究的他,經常會用一種近乎“痛恨”的語氣和態度來講述一些民營企業的具體案例。細細聽來,可以體會到那種由心而發的“痛”,是看到商業資源被浪費、良好商機被坐失、經營企業被禁錮等等問題之后,痛心疾首的那種“痛”;而那種“恨”,則是看到那些不成熟的企業領袖們不思進取、原地徘徊甚至幼稚荒誕的狀態之后,那種發自心底的“恨其不爭”的“恨”。正是俞飛老師的這種“痛恨”,讓我們看到了俞飛老師對于中國民營企業那濃濃的情感和深深的關懷……
主講課程:
著名企業研究專家、教授,原北京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現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家族企業發展前景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中國高校繼續教育學會首席專家。清大、四川大學、中國外經貿大學、珠海新經濟學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
課程成因:
從1993年開始,俞飛教授就從事中國民營企業成長史的研究。這期間對430多家民營企業進行跟蹤調查,結果是:做強做大的15家,占3.5%;幸存的70家,占16.3%;其余的345家全都倒閉了,占80%左右。由此,他總結:“生不快、長不大、活不長”是一些民營企業的通病。
民營企業為什么“生不快、長不大、活不長”?這些企業在戰略上盲目追風,照抄照搬;在戰術上簡單復制,刻舟求劍。戰略,是決定全局的策略;戰術,是解決局部問題的方法。大多數失敗的企業是由于戰術上的失誤導致的,也就是經營技術的欠缺使企業失敗了。對失敗了的民企中的十分之一我們沒有必要憐惜,因為那“第一桶金”本來就不應該是屬于他們的,他們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就是撞大運。但對十分之九應該得到“第二桶金”……的企業,卻由于缺乏經營管理技術而血本無歸,俞飛教授對他們的失敗感到深深地惋惜。為了避免后來者重蹈覆轍,通過對300多家失敗了的企業案例進行剖析,他研發了這套《企業經營技術》系列課程。
課程定位:
企業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經營管理者沒有具備駕馭市場經濟掌握經營企業這門技術的原因。經營者要知道市場經濟是個名詞,但它不僅僅是個名詞;市場經濟是個概念,但它不僅僅是個概念;市場經濟是一種理論,但它不僅僅是一種理論。市場經濟是飛速發展的、時刻變化的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做企業的人可以不了解一個名詞,可以不知道一個概念,可以不懂得一個理論,但他絕不能不駕馭自己所處的市場經濟時代。
怎樣才能駕馭市場經濟時代?掌握“企業經營管理技術”才能駕馭市場經濟的時代。
技術——人類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并在生產勞動中體現出來的經驗和知識(手藝)。企業經營技術——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并正確地指導企業實踐的經驗和知識(經營管理企業的手藝)。
俞飛教授以企業經營管理者鄰居、親戚、朋友、熟人的身份同聽課者進行交流。他認為是鄰居,就知根知底;是親戚,就相互關愛;是朋友,就實話實說;是熟人,就互相擔待,所以,聽他的課程就像與同行在切磋經營管理經驗,融入其中令人精神振奮。
課程形式:-講授-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觀看錄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