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受訓對象:
企業工藝、制造、質量、設備等相關干部及一線骨干,以40人左右為宜
課程大綱:
第一章現場IE概論
1、精益生產方式概要
2、工業工程概述
3、現場IE活動及其意義
4、現場IE手法概要
5、現場IE活動的導入與推進
6、現場IE活動效果
第二章認識浪費與效率
1、三種經營思想
2、增值——工作的目標
3、企業常見的七種浪費
4、管理的實質
5、假效率與真效率
6、個別效率與整體效率
7、可動率與運轉率
8、庫存是萬惡的源泉
第三章IE方法研究之程序分析
1、謂程序分析
2、序分析的目的
3、程序分析的種類
4、產品工藝分析
5、作業流程分析
6、聯合作業分析
7、流程線路分析
8、停滯分析
9、搬運分析
10、程序分析的改革方向
第四章IE方法研究之動作分析
1、動作分析的目的與意義
2、動作分析的步驟
3、動作分析的方法
4、動作分析與作業改善
5、18種動作要素分析
6、動作要素分析的用途
7、動作要素分析的方法
8、動作要素改善的步驟
9、動作要素改善的重點
第五章動作經濟原則與流程經濟原則
1、何謂動作經濟原則
2、肢體使用原則
3、作業配置原則
4、機械設計原則
5、流程經濟原則
6、生產線經濟路線原則
7、作業流程經濟原則
8、現場物流改善
第六章作業測定與效率管理
1、標準工時與循環時間
2、有效運轉率(可動率)統計及其意義
3、切換效率統計及其意義
4、單時能力、單日能力和單月能力計算
5、制造管理的能力指標和效率指標全貌
6、提高生產效率的機械性技術
7、提高生產效率的柔性技術
8、提高生產效率的突破性技術
9、提高生產效率的投資性技術
10、運用四大技術提高生產能力的優先度
第七章線平衡分析與瓶頸改善
1、線平衡的概念和意義
2、線不平衡帶來的兩大后果
3、線平衡的計算方法
4、線平衡分析的六個基本步驟
5、線平衡的判斷標準
6、線平衡分析的六個基本問題
7、通過線平衡分析找出瓶頸工序
8、線平衡改善的六大方法
9、工時短的工序改善方法
10、線平衡改善的五大用途
11、瓶頸改善的重要意義
12、瓶頸改善的七大方法
13、作業改善的ECRS原則
案例及練習
1、零牌效率改善
2、零牌主管晉升報告
3、貼標簽作業改善(DV?BA分析)
4、生產線機型切換改善
5、裝訂車間物流改善
老師介紹:專家團
專家團由專業學養、多年實務經驗、全方位互動、生動活潑實戰專家、教授組成。能從一位企業管理需求、著眼經營分析及目標管理,既能結合經營管理與專業知識,卻又深入淺出。同時專家團隊人員還長期擔任著清大、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天津大學EMBA、北京理工大學EMBA、大連理工大學EMBA、西安交通大學EMBA、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EMBA的客座教授或特聘講師,接受過數十家電視媒體對話欄目或論壇類專業節目的專訪,學員遍及全國各地。
專業精深——專家團老師有多年管理的經驗,結合近10年對本土企業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一整套對本土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體系。
實力派講師——專家團以其專業學養和多年實務經驗,引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小組練習、情景模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的全方位互動方式,把課程演繹得極為生動活潑,完全跳脫一般講授的巢臼。
大師風范——專家團非常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常年為企業提供各種針對性強的整體財務解決方案;還應電視媒體的邀請,主講的財務管理系列課程,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同。
課程形式:-講授-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觀看錄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