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受訓對象:
企業總經理、制造總經理、工廠廠長、供應鏈經理、采購經理、PMC主管、供應部經理、計劃經理、物流經理、儲運主管、制造經理、營運總監、生產經理、經理、生產計劃/物料計劃/經理/主管/計劃人員、材料控制主管、生管、資財、物資管理、IE管理、ERP、財務經理、供應部門及其參與跨職能團隊相關主管人員。
課程大綱:
核心主題演講、案例研討與互動、解決方案
1、供應鏈管理核心、如何進行精益制造
2、如何進行供應鏈下的生產計劃、制造和控制
3、如何提高產能及其工具與管理
4、生產計劃體系的運作原理和先進運作方法
5、如何做好排程生產計劃、生產作業準備、生產進度控制
6、生產計劃與生產控制績效管理、生產計劃控制的特殊問題與解決方案
7、如何進行生產流程設計、診斷和優化
8、如何進行生產管理、庫存管理
9、如何有效執行庫存控制,掌握經典的庫存控制的方法、
10、如何進行供應鏈中的物流管理了解庫存及供應鏈管理的業績考核指標
11、如何進行物料績效評估
第一部分:供應鏈制造戰略規劃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
1、企業制造戰略與業務外包決策
2、企業產品供給戰略與供應鏈資源配置規劃
3、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計劃與控制的特點
第二部分:企業計劃系統
1、計劃系統概述
2、綜合計劃策劃方法
3、主生產計劃的制定與銜接
案例分析:某電子公司的供應鏈再造
第三部分:供應鏈管理高級計劃
1、供應鏈中的規劃任務
2、供應鏈規劃矩陣
3、協調與一體化管理、計劃與庫存系列核心問題
4、制造業生產計劃控制三種模式
5、銷售計劃/生産計劃/物料控制/職能接口管理
生產計劃控制、進度控制
6、供應鏈管理的關鍵業務過程
7、庫存計劃和管理物料計劃和控制
8、典型供應鏈管理中的“暗礁”和“灰色地帶”
第四部分:企業制造資源計劃
1、物料需求計劃的邏輯
2、從物料需求計劃(MRP)到制造資源計劃(MRPⅡ)
3、制造資源計劃(MRPⅡ)的特點和流程
第五部分:合作計劃、預測和補給(CPFR)
1、CPFR的概念與應用
2、CPFR的產生和發展
3、CPFR與其他合作模式的關系
4、CPFR的業務模型
5、CPFR實施中的關鍵因素
案例分析:
第六部分:精益制造與敏捷供應鏈定位分析
1、準時生產(JIT)理念的誕生與演變
2、精益制造技術與精益供應鏈構建
3、敏捷供應鏈環境下的大規模定制與延遲制造案例分析:探尋戴爾的供應鏈管理之謎
4、延遲制造模式下的制造資源計劃
5、精益供應鏈設計、精益生產成功模式研討
6、精益供應鏈運作模型
7、精益生產的基本原則核心、實施手段與方法
8、生產線設計、生產過程控制、標準化作業
9、精益生產物流管理、
10、精益生產的績效評估和衡量
現場管理、改善與成本控制
第七部分:總量庫存管理
1、投人產出總量控制、總量在制品庫
2、物料管理精髓、物料工程管理庫存周轉
3、物料控制、材料計劃跟進與存量管制、ABC法
4、供應鏈管理的先進物料管理(精益)流程模式
5、庫存管理模式、服務水平與安全庫存控制
6、庫存管理的計劃管理預測管理庫存的控制
8、庫存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案例分析
第八部分: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與庫存控制
1、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
2、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與庫存的關系
3、供應商管理庫存(VMI)
4、聯合管理庫存
5、提升庫存管理水平的策略與切入點
第九部分:物料控制績效評估
1、物資類別管理
2、進向物流輸決策
3、供應商管理庫存
4、績效指標體系
第十部分:電子商務與虛擬供應鏈
1、供應鏈上的“點擊”競爭
案例分析:戴爾計算機公司的電子供應鏈
2、網絡供應鏈與虛擬制造
案例分析:eBay公司
第十一部分:案例與研討
老師介紹:專家團
專家團由專業學養、多年實務經驗、全方位互動、生動活潑實戰專家、教授組成。能從一位企業管理需求、著眼經營分析及目標管理,既能結合經營管理與專業知識,卻又深入淺出。同時專家團隊人員還長期擔任著清大、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天津大學EMBA、北京理工大學EMBA、大連理工大學EMBA、西安交通大學EMBA、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EMBA的客座教授或特聘講師,接受過數十家電視媒體對話欄目或論壇類專業節目的專訪,學員遍及全國各地。
專業精深——專家團老師有多年管理的經驗,結合近10年對本土企業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一整套對本土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體系。
實力派講師——專家團以其專業學養和多年實務經驗,引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小組練習、情景模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的全方位互動方式,把課程演繹得極為生動活潑,完全跳脫一般講授的巢臼。
大師風范——專家團非常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常年為企業提供各種針對性強的整體財務解決方案;還應電視媒體的邀請,主講的財務管理系列課程,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同。
課程形式:
-講授-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小組討論-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觀看錄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