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授課專家:
[梁海蓉]
授課天數:
1?天
收費標準:
價格面議
開辦周期:
按需開辦,有需要的企業請致電本站客服
受訓對象:
公司重點項目部門領導
課程目標:
精益化管理的顯著特點是強調科學。相對精細化管理而言,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內涵卻截然不同。精細化管理作為現代工業化時代的一個管理概念,它的特征是過程控制,強調管理精確化、數據化,用具體、明確的量化標準取代籠統、模糊的管理要求,最終實現目標細分、標準細分、任務細分、流程細分;而精益化管理則是一種提升,更加注重結果。更強調以“精確決策、精確計劃、精確控制、精確考核”為現代管理基礎,貫徹“管理以人為本,人以精益為本”的思想,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效益產出。
課程大綱:
一、精益思想概述
1.1精益生產的本質
1.1.1精益生產的實質——高效、簡單的生產運營管理系統
1.1.2什么是生產運營管理系統
1.2.精益生產的起源和發展
1.2.1世界制造業生產運營管理系統的發展與變革。
1.2.2精益生產的起源——豐田生產方式
1.2.3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精益生產的發展
1.3.中國企業精益轉型的必要性
1.3.1精益化管理的優勢
1.3.2精益管理的意義
1.4.精益管理的應用
1.4.1精益管理是對精益生產方式的提煉和升華
1.4.2精益思想的關健出發點是產品的價值
1.4.3精益管理思想的重要體現----價值流
1.4.4發現創造價值的較好方法-----追求盡善盡美
二、怎樣做好精益管理
所謂精益生產,是國際上公認的制造企業采用的一種先進生產方式,即通過系統結構、人員組織、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多余的東西被精簡,最終實現各方面最佳效果。精益生產綜合了大量生產與單件生產方式的優點,力求在大量生產中建立各種流程標準,即立流程“標桿”,實現多品種和高質量產品的生產。
第一,為提高管理效率,推行精益生產模式,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進行創新完善,建立流程“標桿”。著力促進管理方式變革,建立了一整套精益生產體系“標桿”。該體系吸取了國內外先進生產管理模式的優點,結合同行業先進生產經驗,系統整合了內部多種管理資源,實現了對企業生產流程的“標桿”化管理。切實提高全員生產技能。
第二是邀請專家教授制作標準生產流程,樹立流程“標桿”示范團隊,熟悉掌握先進流程管理工具。打造精益要素管理員工、要素負責人、安監人員、工程師等精益管理 “標桿”個人及班組。
第三是設立標準示范,樹立追趕目標。持續激勵全體員工學習“標桿”。對一線操作工人,結合崗位特點,讓員工對“標桿”流程的每一個步驟記得牢,用得上。評選精益生產的樣板工程,組織全員觀摩學習“標桿”流程。
第四是抓好責任落實,讓“標桿”流程推進效果與員工收入獎懲直接掛鉤,通過簽訂精益生產“標桿”流程管理的責任狀,形成層層抓落實的體系。通過開展精益生產,將傳統企業向現代先進企業的轉變,流程精益化、成本工藝化、管理數據化、體系標桿化、推動企業全員精益“標桿”管理水平向世界先進行列邁進。
三、精益管理的對標,是企業的經營理念
3.1科學的企業經營管理方法
3.2加強過程管理
3.3結合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
3.4精益求精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睂斯芾碓谀撤N意義上就是一種通過周密細致、規范連續的比較分析,發現問題、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業績和企業經營管理績效的有效手段。
3.4.1統一、規范、精細化分析。
企業應根據確定的先進指標,統一規范指標分類和內容,統一口徑和標準,突出主要指標,逐級進行定期分析。企業要抓住薄弱環節,找出自身在完成該項指標過程中的優勢和難點;針對指標反映的深層管理問題,專題研究,制定達標措施,改進經營管理方法,提高對標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完善省、市、縣級關鍵績效指標體系,促進對標工作由少到多、由主及次逐級遞進,全面深入。
3.4.2動態、系統、精細化實施。
為確保對標效果,對標管理必須實現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建立全方位、嚴密的實施體系,完善包括目標決策、指標設定、責任執行、信息溝通、考核監督、評價激勵在內的企業管理體系,對存在問題進行持續改進。企業應將查找出來的問題,由上而下進行分解和細化,從下至上做到層層保證和分擔。
3.4.3競爭性學習、精細化管理。
針對落后指標顯示的不足,在解決問題階段企業要考慮長遠、兼顧眼前,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在優化各項效率和費用指標時,企業應將關注點從關注量、關注結構轉移到更加關注成本和費用控制上來,讓成本控制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充分挖掘內部潛力,降低成本,在增銷量、提結構等方面下功夫,嚴格控制費用支出。
對標管理的核心意義在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實現競爭性學習,將差距轉化成后發優勢,制定適合企業成長的最佳戰略。企業應通過指標比較看到自身在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重新思考和改進經營管理辦法,找準方向和著力點,全面深化對標工作,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對標管理是一種將差距轉化成后發優勢,站在巨人肩膀上實現競爭性學習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通過對比了解企業的不足,從而加以改進經營管理方法,找準方向,深化對標管理。
四、以同業對標為手段提升企業精益化管理水平
4.1同業對標考核、評價
同業對標是從安全管理、資產經營、營銷服務、公司運行、人力資源等五類評價指標評價企業、考核企業,從而全面提高公司綜合實力的一種方法和手段。
4.2同業對標的實施方法
召開同業對標專題會,明確了參與對標的班組,以班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從上至下將對標的目的、內涵及對標的方法和管理的理念透徹而清晰地宣貫落實到每個班組、崗位,并繼續加大班組與班組間的對標工作力度,要求每位員工都積極參與,認真對照同業對標分析報告,通過與歷年先進指標進行對照,從中找出差距,尋找工作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公司基礎管理水平,切實把業對標變成廣大員工的自覺行動。同時,公司可以將同業對標與當前的勞動競賽、QC小組質量管理、創先評優工作相結合,通過以上的措施,迅速掀起班組之間、崗位之間比指標、找差距、學先進、爭上游的熱潮。
五、精益管理的工具
5.1標準化作業流程
5.2現場改善作業方法—對標
5.3“標桿”看板作業方法--可視化管理(管理經營透明化)
5.4風險防范措施的建立
5.5快速建立流程
5.6新舊流程對比分析
六、精益管理推行策略
6.1統一的生產流程
6.2 5S現場管理
6.3 營造持續改進的氛圍
老師介紹:梁海蓉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