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如何確保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確保企業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如何保證企業始終遵守法律法規?
如何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
……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但什么是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如何評價和改進企業的內部控制,這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諸多企業的興衰成敗也從某個側面揭示了內部控制的必要性,特別是近年來德隆集團、格林柯爾等企業的覆滅,更是凸顯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課程目標:
通過系統學習使學員了解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的框架,包括風險管理的概念和思路、實施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關鍵因素的系統性及相關性等,從而在實際工作中合理運用,有效規避風險,提高企業運營的安全性。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了解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狀況;
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幫助學員建立對內部控制制度完整而系統的認識;
掌握快速診斷企業內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評價內部控制的效果并進行改進;
提升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
結合企業的自身狀況設計控制要點,并建立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內部控制系統。
課程大綱:
一、中國企業面臨的挑戰
(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及背后的原因
(二)中國企業的現狀及其面臨的挑戰
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三、風險管理的概念與思路
(一)企業風險模型
(二)環境風險、流程風險(含營運風險、財務風險、授權風險、信息處理與技術風險、廉政風險)、決策信息風險
(三)企業管理控制系統建立的要點
四、內部控制與業務流程重組
(一)內部控制概論:內部控制的概念與屬性、內部控制的發展現狀及發展歷史、內部控制的種類、內部控制的設計原則、控制點與控制技巧
(二)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總攬
(三)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四)業務流程重組:流程重組的癥狀、流程重組的利益、流程重組的步驟及各步驟的操作要點、業務流程圖
五、內部控制實務
(一)常見的舞弊類型
(二)內部控制的設計步驟
(三)內部控制實例演示(詳細分析主要的業務流程與控制要點,特別是采購循環與收入循環)
(四)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五)全面預算管理
(六)內部審計:內部審計的概念、內部審計的發展階段、內部審計的角色、內部審計過程、基本審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