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目標:
通過學習幫助學員了解:第一,大資管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高凈值人群關于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總體策略選擇;第二,介紹銀行理財、公募基金、信托產品、券商理財和保險資管五種主要的資產配置方式,以及各種產品的優劣與區別;第三,結合五種資管方式,提出關于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的建議。通過主流資管產品的介紹,啟發學員關于財富管理的思考,為其家庭與企業資產增值提供他山之石。
課程大綱:課程總時間5-6個小時,包括課程中學員的互動討論1小時左右。以下大綱為通用型內容,客戶也可根據偏好與需求,與老師溝通,節選授課或調整內容,最終大綱由雙方溝通確定。
主要內容:如下
一、資產和財富管理行業的過去和未來(0.5小時)
(一)我國資產和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現狀
(二)以往居民財富管理主要方式
(三)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對財富管理的影響
(四)我國未來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發展方向
二、高凈值人群資產和財富管理的總體策略(0.5小時)
(一)以企業中高層為代表的的高凈值人群的發展
(二)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的關鍵需求和目標
(三)高凈值人群標普象限下的資產配置策略
(四)銀行、證券、信托、基金、保險資管收益與風險格局
三、銀行理財行業與產品介紹(0.5小時)
(一)銀行理財產品的內在邏輯和價值
(二)銀行理財子公司凈值化轉型及保本理財退出
(三)固收類、現金管理類、混合類和權益類銀行理財比較
(四)銀行養老、ESG等主題理財新產品的發展方向
(五)高凈值人群配置銀行理財產品的操作建議
四、公募基金行業與產品介紹(0.5小時)
(一)基金投資的內在邏輯和價值
(二)公募與私募、場外與場內、封閉與開放基金有何區別
(三)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和貨幣型基金收益與風險比較
(四)公募基金的產品創新及FOF時代
(五)基金公司業績排名與基金產品選擇
(六)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的競合關系及產品優劣對比
五、信托行業與產品介紹(0.5小時)
(一)信托產品的內在邏輯和價值
(二)信托嚴監管由背離本源的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回歸
(三)高收益信托產品的風險隱患與剛性兌付
(四)高凈值人群信托財富管理與家族財富傳承
(五)信托產品、公募基金與銀行理財三者的異同比較
六、券商理財行業與產品介紹(0.5小時)
(一)券商理財產品的內在邏輯和價值
(二)券商資管規模連降三年轉型初見成效
(三)券商集合資管、質押式回購、收益憑證、國債逆回購產品介紹
(四)券商資管公募牌照放開積極發展科創板產品和MOM
(五)券商理財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七、保險與保險資管介紹(0.5小時)
(一)認清保險產品的本質和本源價值
(二)保險資管新規出臺利好保險機構高凈值客戶
(三)備受高凈值人群青睞的海外指數型保險
(四)如何利用保險計劃進行財富傳承
(五)保險資管與其他理財產品的區別
八、五類產品的資產配置組合及投資建議(0.5小時)
(一)總結比較上述五類理財資管產品的異同和優劣
(二)高凈值人群應具備的投資理念
(三)What:配置什么資產組合?
(四)Where:去哪里配置?
(五)How:如何選擇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