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授課專家:
[王聰]
授課天數:
2?天
收費標準:
價格面議
開辦周期:
按需開辦,有需要的企業請致電本站客服
受訓對象:
企業質量總監,質量部長,工藝工程師,生產管理者,改善專家。
課程目標:
該課程從分析品質形成的過程入手,提出了若干實戰性的管理手段,力圖做到立竿見影,對其他質量管理方法進行有效補充: 主要經歷:
1. 讓學員重新認識質量形成的過程,了解現行常見質量管理的薄弱點;
2. 通過從系統的角度識別影響質量的要因分析,掌握質量管理的主要工具和使用方法,從而用最低的成本,保障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
課程大綱:
一、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上認識質量管理
1. 質量的提高就是生產效率的提升
2. 質量的提高就是成本的降低
3. 提高質量管理勢在必行
4. 質量是企業的核心能力!
二、 質量控制的誤區,依靠檢驗
1. 小游戲說明檢驗的不可靠性
2. 紅珠試驗引發質量管理的聚焦點
3. 紅珠試驗的思考—系統決定質量
4. 質量是制造出來的
5. 質量不良的五大原因分析
三、 實現可控的制造過程
1. 品質控制沒有偶然,只有疏漏
2. 品質不良表現為變差
3. 控制質量即是控制制造過程
4. 過程能力的高低,取決于輸出的變差分布。
5. 變差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引起
6. 控制變差,從管理起因開始
7. 過度控制分析
四、 音像質量的要因分析及實戰工具
1. 防錯法:
常見防錯方法
1) 不同規格的定位銷
2) 錯誤發現與警告
3) 限制開關
4) 消滅按鈕
5) 檢查清單
防錯法設計出發點
1) 通過特征識別產品
2) 從程序或疏忽的過程發現偏差
3) 從固定數值中發現偏差
4) 高效的防錯裝置案例
2. 標準作業
1) 動作繁瑣,沒有規律是誤動作的主因
2) 讓操作者像自動加工的設備一樣工作
3) 設備的離人化和操作簡單化的改善
4) 以人的動作為核心
5) 由監督者建立作業標準
6) 精確到每一個動作
7) 注意作業安全
8) 推進站立式作業,防止懈怠
9) 注意減少操作者勞動強度
10) 檢驗、設備調整,刀具研磨的標準化
3. 工藝條件管理
1) 首件確認什么
2) 過程參數的連續監控—單值和移動極差圖
3) 關于條件設定的作業指導書
4) 強制性調整控制
5) 自動報警系統的使用
6) 監控儀表的校準與檢定
7) 輔助定位裝置
4. 物流中品質管理要點
1) 可追溯性管理的必要條件
2) 高效物流管理及全流程的先入先出
3) 剩余件的管理
4) 最佳方法,一個流的生產和搬運
5) 核心:物流搬運的標準化作業
5. 保證測量的一致性
1) 客戶退貨是否證明成品檢驗不負責任
2) 工人是否一直不認真檢驗,以至于專職檢驗人員總是大量發現自檢合格后的不良品
3) 除了品質意識外,測量系統的不一致性是重要原因
五、 課程總結
1. 要因是否識別全面
2. 有沒有控制規則
3. 規則是否足夠細化
4. 規則能否被遵守
5. 必要的誤動作防止裝置
老師介紹:王聰
2007年度國際管理學會(IMI)培訓教案獎獲得者
清大客座教授
國家職業經理研究中心專家
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特聘講師
中國競爭力研究中心特聘專家
中基層領導力、科室建設、現場管理、精細化管理等領域知名實戰培訓專家
經歷美國米勒公司、日本豐田控股子公司工作多年的職業生涯,歷任多個中、高層管理崗位,在領導力修煉,團隊建設,員工激勵等方面有充分的實戰體驗,并有深入的探究。
外派日本研修一年,系統接受下屬培養,工作教導等管理技術的培訓。
加入咨詢業近8年時間,為數百家中外優秀企業提供了咨詢和培訓服務。
在石油、電力、汽車、電子等行業有多年的服務經驗,先后與北京奔馳、一汽集團、甘肅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摩托羅拉、天津豐田等眾多優秀企業合作,并獲得顧客的高度認可。
面對中國企業、中國人,通過自身的實踐,逐步形成了適宜于本土化管理的咨詢培訓風格。
擅長領域:
中基層領導力建設、中基層管理者角色認知與心智修煉;
企業三基建設(基層管理者勝任力提升、基層組織建設、基礎管理體系建設);
現場管理、精益生產、質量管理、物流管理
在《中外管理》、《中國汽車》等雜志上發表過,《波動》、《他山之石》、《認識精益》等文章,對中國企業的管理進行了創造性的論述。
主講課程:
企業中層管理者通用核心能力:
《職業經理領導力修煉》、《高效執行力工程》、 《高績效管理》、《教練式領導與教導型組織》
科室建設與管理者勝任素質能力:
《科室主任的角色認知與角色心智》、《創新型科室建設》、《學習型科室建設》、《自主管理型科室建設》、《高績效型科室建設》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能力提升》、《精細化管理建設》、《現場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
授課風格:
以學員的需求為中心,以學員的能力形成為重心,以學員的潛能激活為核心,學員在培訓現場聽到的不是說教,而是通過案例、故事、角色扮演,找到真正的自己。王老師用提問、產婆、拋錨等方法,激發學員的潛能,激勵學員的精神,引導學員找到答案,引導學員總結概念,并通過學員的表達將能力固化,將激情長效化。
團隊是學習的催化劑,培訓現場的團隊運作,讓學員在體驗團隊合作,團隊管理中,將個人學習的效率提高5倍。
服務客戶:
南方電網
甘肅電網
國華電力
北大方正集團
大慶石油管理局
清華繼續教育學院
新星鑄管集團
有色人力資源中心
機械工業協會
北奔馳汽車
煙臺通用汽車
富士康科技集團(山西、北京)
中石化石家莊煉油廠
一汽集團
摩托羅拉
天津豐田
普里斯通輪胎
金杯客車
長安鈴木
美國鐵姆肯軸承
中航一集團
北京海信
三菱發動機
- 角色扮演 - 觀看錄象 - 練習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