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目標
通過各章節實際的案例分析,讓學員能提高對建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的認識,并能快速診斷學員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提升學員企業領導者或管理者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自我評估的能力,并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通過互動的案例分析,幫助學員企業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體系。
課程大綱
一、內部控制概念及發展歷程(含案例分析)
1、內部控制的概念
◆COSO委員會的定義◆PCAOB的定義
◆我國財政部的定義◆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定義
◆內部控制內涵延伸
2、內部控制演變與發展
◆內部控制發展階段◆萌芽階段控制思想
◆初步形成階段控制思想◆完善階段控制思想
◆成熟階段控制思想◆超越階段控制理論
3、中國內部控制發展狀況
◆已制訂的內部控制規范◆我國內部控制的發展方向
4、內部控制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狀況
◆銀行業內部控制規范◆與公司治理的相關規范
◆與信息系統的相關規范
二、內部控制環境(含案例分析)
1、內部環境的概念
◆內部環境的概念
◆內部環境在內部控制中作用◆內部環境包含的要素
2、風險管理理念
◆風險管理理念◆企業如何確定風險管理理念
3、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概念◆如何正確選擇企業風險偏好
4、董事會
◆在內部環境中地位和作用◆《薩班斯法案》對董事會的新要求
◆我國內部控制規范對于董事會有何規定
◆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存在哪些問題
◆如何組建有效的董事會
5、價值觀和道德規范
◆在內部環境中地位和作用◆建立高管人員職業道德規范
◆建立員工職業道德規范
◆如何強化道德規范的作用
6、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建立符合風險管理理念的組織結構體系
7、職責與權限
◆合理的職責與權限的分派
◆設定與組織結構相匹配的職責
8、人力資源政策
◆人力資源政策對內部控制有何影響◆如何制定人力資源政策
◆人力資源危機及其解決方案
9、管理層行為
◆管理層行為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如何規范管理層行為
三、風險識別及評估(含案例分析)
1、目標設定
◆目標設定包含哪些內容
◆如何設計內部控制目標
2、風險識別系統
◆風險識別概念◆風險主要來源有哪些
◆風險識別技術◆如何建立風險識別系統
3、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的主要內容◆風險評估的依據
◆如何進行風險評估
4、風險應對系統
◆風險應對態度◆風險應對方案選擇
四、內部控制活動及案例分析
1、控制活動概述
◆控制活動的概念◆控制活動的內容及分類
◆內部環境包含的要素◆控制活動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設定控制活動的步驟
2、職責分工控制
◆職責分工控制概念◆職責分工控制應考慮哪些因素
◆如何建立職責分工控制
3、授權控制
◆授權控制的概念◆如何建立授權批準體系
4、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的概念◆預算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如何實行預算控制
5、財產保護控制
◆財產保護控制的概念◆財產保護控制的主要措施
6、會計系統控制
◆會計系統控制的概念◆會計系統控制有哪些功能
◆如何實行會計系統控制
7、內部報告控制
◆內部報告控制的概念◆如何建立內部報告控制體系
8、經濟活動分析控制
◆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的概念◆如何進行經濟活動分析控制
9、績效考評控制
◆績效考評控制的概念◆建立績效考評控制的意義與作用
◆如何進行績效考評控制◆為什么要進行績效考評溝通
◆如何進行績效考評溝通
10、信息系統控制
◆信息系統控制的概念◆建立信息系統控制的意義與作用
◆如何進行信息系統控制
五、監督控制及案例分析
1、監督控制及其方式
◆監督控制的概念◆如何有效持續地進行監督控制
◆如何進行專項監控◆如何反饋監督控制意見
2、內部審計
◆企業內部審計的概念◆內部審計、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關系
◆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地位◆內部審計如何開展工作
◆如何保證和提高內部審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