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課程背景】
隨著新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信息化的不斷普及和加深,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如何在常態和動態的風險管理中獲得收益?如何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確保企業利益的最大化?這是擺在公司經營管理者面前的首要問題。尤其是在企業不確定性因素急劇增加、風險強度不斷加大的今天,能否有效快速識別風險,如何采取恰當的風險管理策略,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損失,成為衡量一個公司是否有可持續發展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準。
【課程目標】
2充分認識建設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掌握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問題
2明晰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流程
2掌握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方法、技術和工具
2制定并實施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策略和方案
2培育企業風險管理文化
2通過建立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管控能力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課程方法】:講授、分組討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課時】:1-2天
【課程大綱】
開篇案例:透過案例看風險
一、企業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1、我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不確定
2經濟波動加劇
2競爭白熱化
2要素/產品/信息快速流動
2技術/產品創新
2政治因素干擾
2對財務杠桿的依賴增強
2、外部監管的要求
2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
2財政部等五部委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
2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目標:做強做優、世界一流,“全面風險管理”是世界一流十三要素之一
2管理提升活動,全面風險管理列為十三個重點專題之一
3、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需要
2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平
2降低企業決策風險
2提高企業經營效率與效果
2保護企業資產安全
4、現代企業管理者的素質要求
2智商——識別商業機會,準確判斷、決策
2情商——善于溝通與激勵,精于整合資源
2險商——善于控制風險,懂得如何冒險
二、風險與風險管理
1、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內涵
2、純粹風險與機會風險
2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應注重防范和控制風險可能給企業造成損害,也應把機會風險視為企業的特殊資源,通過對其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促進經營目標的實現
3、機會風險的二重性
2企業現在的戰略目標與所承擔的風險是否匹配?
2為了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企業所承擔的風險是否過大或過小?
4、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
2戰略風險
2財務風險
2市場風險
2運營風險
2法律風險
5、風險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位置
6、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意義
7、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的關系
三、國內外風險管理標準介紹
1、COSO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2第一個維度:目標體系
2第二個維度:管理要素
2第三個維度:主體單元
2、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
2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概念
2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2全面風險管理的控制目標
2全面風險管理文化
—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
—增強員工風險管理意識
—把風險管理意識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2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2全面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2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愿景
2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本質
2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流程
2案例分享:某集團全面風險管理實踐
3、ISO-31000風險管理標準
4、國家標準GB/T24353-2009
四、企業風險管理操作實務
1、風險分類框架
2風險分類有5大類一級風險,60大類二級風險。
2、風險管理流程
3、風險初始信息收集
4、風險評估
2風險評估流程
2風險辨識
2風險分析
2風險評價
2定性分析方法
–問卷調查
–頭腦風暴
–德爾菲法
–情景分析
–政策分析
–行業標桿比較
–管理層訪談
2定量風險方法
–集中趨勢法
–蒙特卡羅模擬
–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
–事件樹分析
2風險評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課堂練習
2案例分析
5、企業風險管理策略的選擇
2風險偏好
2風險承受度
2風險管理有效性標準
2風險策略的定位
2風險策略的關鍵
2風險策略流程
2風險管理工具
–風險承擔策略
–風險規避策略
–風險轉移策略
–風險對沖策略
–風險補償策略
–風險控制策略
2如何選擇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
2思考與討論
你如何理解企業家的“冒險”精神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二者矛盾嗎?
6、危機處理
2危機特性
2應急預案的制定
2危機處理的基本原則
–公眾利益至上原則
–主動面對原則
–快速反應原則
–真誠坦率原則
2案例分析
2危機處理的關鍵
2危機決策的特點
–非程序化
–時效性
–決策條件的約束性
–決策效果的不可預期性
2危機決策的基本路徑
–問題確認
–目標排序
–方案選擇
2情景模擬
2觀看視頻
2分組研討應對方案
2危機后的組織變革
–觀念更新
–制度完善
–機構建設
–政策改進
7、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2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實施流程
2外部解決方案
2內部解決方案
2關鍵風險指標法
2關鍵風險指標管理舉例
8、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
2風險管理監督的方法
–壓力測試
–返回測試
–穿行測試
2監督與改進的實質
2風險管理監督與改進的職責分工
結課案例:風險管理的最大作用--不治已病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