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授課專家:
[專家團]
授課天數:
2?天
收費標準:
價格面議
開辦周期:
按需開辦,有需要的企業請致電本站客服
受訓對象:
制造企業現場管理人員,以40人左右為宜 專業精深—— 專家團老師有多年管理的經驗,結合近10年對本土企業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一整套對本土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體系。 實力派講師——專家團以其專業學養和多年實務經驗,引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小組練習、情景模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的全方位互動方式,把課程演繹得極為生動活潑,完全跳脫一般講授的巢臼。 大師風范——專家團非常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常年為企業提供各種針對性強的整體財務解決方案;還應電視媒體的邀請,主講的財務管理系列課程,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同。
課程目標:
企業每生產一件產品就在制造一份浪費。伴隨企業運營中各業務環節出現的不被察覺或不被重視的浪費,日本企業管理界將之形象地比喻為“地下工廠”。
管理是一門技術,也是生產力。科學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幫助我們溯本求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日本的改善技術融合了QC(質量管理)、IE(工業工程)、VE(價值工程)等的精髓并將之實用化,使之在現場轉化為可以看得見的、可以數字化的管理要點和操作步驟,從而產生了生產效率極限化的效果。無怪乎美國企業界在1980年代開始將“改善(日語發音KAIZEN)”技術當作日本的成功之道在美國大力推廣。
讓基礎管理與市場業務一起成長,企業才能平穩度過高速增長帶來的劇變。
課程大綱:
第一章 精益生產介紹
1、精益生產的起源
2、精益生產的特點
3、豐田生產系統(TPS)
4、精益生產追求的七個零目標
5、精益生產實施過程全貌
6、精益生產的手段與工具
第二章 認識浪費與效率
1、“地下工廠”
2、什么是增值
3、企業常見的七種浪費
4、豐田的損失體系圖
5、假效率與真效率
6、個別效率與全體效率
7、可動率和運轉率
第三章 流線化生產
(一)標準化作業管理
1、水平布置和垂直布置
2、流線化實現“細流而快”作業優勢
3、流線化生產的八個基本條件
4、有彈性的生產線布置
5、IE程序分析及流程線路經濟原則
6、流線生產的布置要點
7、一筆畫的工廠布置
第四章 同步化生產
1、作業管理及其職能
2、作業標準化及標準文書的重要作用
3、制作標準文書的基本要點
4、標準化作業管理——制造管理的核心
5、標準化作業管理的基本步驟
6、作業環境管理的要點
7、高效率作業配置
8、標準化作業的三級權限設定
9、工序關鍵點把握與控制
10、限度樣本在標準化作業管理的有效運用
(二)生產能力與效率衡量
1、作業測定
2、標準工時及其測定
3、生產能力的計算方法
4、生產效率的計算方法
5、提高生產效率四大技術
(三)線平衡分析及工序作業改善
1、追求線平衡的目的和意義
2、線平衡率的計算方法
3、線平衡改善的判斷標準
4、確定瓶頸工序
5、改善線平衡的六大方法
6、動作分析與動作要素
7、工序作業改善的動作經濟原則
8、工序作業改善的ECSR原則
(四)現場改善愚巧法
(一)平穩化生產及其混流生產
1、人的四大天性
2、人員流動和市場變化對現場管理的新要求
3、“傻瓜機”原理——減少對員工技能依賴
4、愚巧法——讓傻瓜都不會出錯
5、愚巧法——通過物的改善防止出錯
6、利用愚巧法改善業務的三個步驟
7、愚巧法的防錯設計要點
8、愚巧法常用的防錯裝置
9、實施愚巧法的兩大具體方法
10、控制式防錯的五大方法
11、注意式防錯的五大方法
第五章 平穩化生產
1、平穩化生產的目的
2、產距時間(節拍)
3、平穩化生產之自由座方式
4、平穩化生產之自由指定式
5、平穩化生產之跨越方式
6、平穩化生產之混流生產
(二)平穩化生產之快速切換改善(SMED)
1、大切換和小切換
2、機型切換的四大內容
3、切換改善的思路
4、快速切換的改善步驟
5、快速切換的七大要點
第六章 適時化生產
1、拉式生產(Push-Pull)生產
2、準時制供應降低生產庫存
3、彈性作業人數
4、U型生產線及單元式生產
5、多能工培養
6、提高應變彈性的要點
老師介紹:專家團
- 角色扮演 - 觀看錄象 - 練習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