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授課專家:
[專家團]
授課天數:
2?天
收費標準:
價格面議
開辦周期:
按需開辦,有需要的企業請致電本站客服
受訓對象:
外貿企業總經理、外貿經理、財務人員、報關員等。
課程大綱:
第一講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解析及對企業影響的探討 專業精深—— 專家團老師有多年管理的經驗,結合近10年對本土企業的深入研究,整合出一整套對本土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體系。 實力派講師——專家團以其專業學養和多年實務經驗,引入世界500強企業的先進管理方法,結合小組練習、情景模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的全方位互動方式,把課程演繹得極為生動活潑,完全跳脫一般講授的巢臼。 大師風范——專家團非常樂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常年為企業提供各種針對性強的整體財務解決方案;還應電視媒體的邀請,主講的財務管理系列課程,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同。
1、 2009年出口退稅調整的基本內涵及對企業的影響
2、 出口退稅調整的特點以及與海關相關政策調整的關系
3、 出口退稅調整具體影響到的行業和企業
4、 增值稅轉型與出口退稅政策的關聯性
5、 進出口企業相應的應對策略探討
6、 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走向與變化趨勢及企業的出口退稅預警機制
7、 從目前的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看國家產業、產品與區域結構調整
8、 從目前的出口退稅政策變化看企業的戰略轉型
第二講 出口退稅與加工貿易
1、 商務部相關產業鏈調整措施應對與相應的稅務問題綜述
2、 “兩高一資”與產業鏈中稅收差異
3、 取消退稅與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的稅務問題
4、 降低退稅與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稅務問題
5、 海關與國稅對“重點商品、重點區域與重點行業”的稅務監管與稽查
6、 企業如何利用“兩高一資”中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解決企業轉型
7、 “發外加工”與“轉廠”中的稅務籌劃
第三講 涉外稅收變革及進出口稅務管理
1、 稅務管理的三條線與我國出口退稅政策
2、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出口退稅的影響和進出口企業的應對策略
3、 關聯交易與出口退稅政策的相應關系探討
4、 關聯交易與增值稅轉型中的進出口企業應對之道
5、 2009年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與海關相關監管政策的關聯
6、 進出口稅務管理與出口退稅的相關單據及重要意義
7、 增值稅轉型對企業出口“免、抵、退”的影響和企業應對
8、 我國出口退稅政策的變革方向及企業應對機制
9、 “免、抵、退”核銷處理與新形勢下的稅務核算
10、 一般貿易出口核銷與退稅策略
11、 新形勢下,一般貿易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涉外稅務對比分析
12、 新形勢下,一般貿易出口外匯買斷、代理和自營業務的稅務差異分析
13、 新形勢下,進料加工貿易的稅務優勢與如何發揮這種優勢
14、 海關169號總署令與增值稅轉型的關系
15、 現行政策下,生產企業型加工貿易的涉外稅收籌劃
16、 現行政策下,外貿企業與生產性進料加工企業的“免、抵、退”核銷處理與稅務籌劃
17、 新形勢下,進料與來料的稅務籌劃對比
18、 新形勢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工業園區等)與其他貿易方式的稅務籌劃對比分析
19、 新形勢下,深加工結轉的稅務利弊分析
20、 免稅進口料件處理的辦法
21、 三種貿易方式的核銷政策對比
22、 三種貿易方式的退稅政策比較
23、 不同貿易方式的退稅策略及企業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第四講 進出口企業所得稅與關聯交易
1、 所得稅法有關涉外稅收部分的解析和企業應對
2、 非居民所得的征收與非居民所得的國家稅務管理
3、 國家對非居民企業所得的征收機制和基本原則
4、 企業應如何合理規避非居民所得
5、 有關關聯交易的價格預審機制和相應的企業應對策略
6、 關聯交易的判定原則和企業的關聯交易規避機制
7、 進出口企業如何有效解析關聯交易達到合理避稅
8、 離岸操作與關聯交易
第五講 國際避稅與跨國稅收籌劃
1、 國際避稅的性質與功能
2、 關聯交易分析與規避企業運營中的關聯交易
3、 增值稅轉型后的進出口關聯交易分析
4、 海外經營與國際避稅籌劃
5、 如何應對國家與國際反避稅措施
6、 國際避稅策略和技巧
7、 案例分析國際避稅的不同手段
8、 國際避稅與國內避稅的結合運營
9、 國際避稅地與離岸操作介紹
10、進出口納稅籌劃的思路
11、進口商品增值稅的合理避稅籌劃
12、出口商品增值稅的合理避稅籌劃
13、進出口商品所得稅的合理籌劃
14、進出口業務投資利得的合理籌劃
15、完稅價格的合理避稅籌劃
16、退稅方式的合理避稅籌劃
17、加工貿易稅收籌劃
18、利用保稅制度的合理避稅籌劃
19、反傾銷稅的合理避稅籌劃
20、國際資產信托與國際避稅
21、涉外流動性收益與涉外資本性收益避稅互動
22、雙邊稅收協定與國際避稅策略
23、離岸中心與轉移定價的應對技巧
24、2009年后的人民幣離岸業務合理運用(新加坡和香港)
第六講 海關相關政策與相應的稅務籌劃
1、 海關審價、完稅價格、海關審價機制
2、 進出口商品歸類
3、 關稅籌劃與涉外稅收籌劃
4、 利用保稅制度的合理避稅籌劃
5、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相應的稅務籌劃
第七講 新會計制度對外貿企業業務影響
1、新制度的內容與結構
2、新準則和新制度與我國的法律環境和法規體系
3、實質重于形式與國際會計慣例
4、資產
5、應收項目
6、企業退稅
7、差異對照與分析
8、國際比較及其對企業的影響及對策
9、準則的執行與實例操作
10、對企業國際信用的考評
11、新制度對企業涉外財務與稅收的影響
第八講 人民幣匯率分析及外匯管理政策的變革與離岸銀行業務的發展
1、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及出口企業的未來走向
2、 引進外資與企業海外投資策略
3、 舉債與海外風險規避
4、 人民幣升值將主要影響到哪些行業和產品
5、 人民幣升值對非技術/資本密集性企業的重大影響
6、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制造中心和配套企業的重大影響
7、 人民幣升值與出口成本上升
8、 目前我國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應思考的問題
9、 成本降低的兩條思路
10、外匯交易規避人民幣升值風險
11、合同的本幣保值條款
12、合同的外匯保值條款
13、使用衍生金融產品規避人民幣升值風險
14、期權交易與人民幣升值
15、人民幣升值中的企業融資策略
16、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財務手段
17、金融外匯策略為什么不能成為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終極策略
18、創新與產業升級
19、加大海外投資,進行海外產業布局
20、以產品出口促服務出口
21、技術出口應成為產品出口的核心部分
22、擴大產品的進口料件成分
23、從產品出口走向跨國經營
24、從OEM、ODM向OSM、OMM邁進
25、企業降低成本的兩條思路的深度分析
26、人民幣升值中的稅收規避策略
27、海外信托放款與外匯借貸
28、巧用離岸貿易,降低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29、三大貿易方式的策略性轉換規避人民幣升值影響
30、合理利用物流園區政策,規劃企業經營
31、轉移資產或利得的獲取與使用方式,轉移人民幣升值影響
32、其他方式綜述
33、國家退稅政策的改革思路與現 行政 策
34、退稅政策的改革與企業出口成本的分析
35、人民幣升值與退稅政策改革的雙管齊下
36、應對退稅政策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應變措施
第九講 國際結算方式選擇與相應的風險探討與應對
1、匯付與匯付風險的防范
2、西聯匯款及國際貿易新興結算方式探討
3、O/A方式的合理使用及其風險機制
4、案例解析銀行托收業務在國際結算中的合理運用和風險防范
5、如何使用信用擔保機制并應注意的問題
6、信用證業務
7、商業托收在國際結算中的作用和應用注意
第十講 進出口業務進展中的稅收籌劃
1、“免、抵、退”稅操作中常見業務問題分析
2、企業出口業務中的 納稅籌劃
老師介紹:專家團
- 角色扮演 - 觀看錄象 - 練習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