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貿易/金融風險管理方向)本科教育項目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批準設立(批準書編號MOE11AU2A20040440O,可登錄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點擊“中外合作辦學”查詢),由中央財經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兩校均為獨立法人)共同實施。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大學。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Melbourne,Australia)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學科齊全的公立綜合性大學之一,2016年迎來了建校百年華誕,在2022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維多利亞大學位列全球Top500,再次進入排名前2%的世界名校行列。本項目自2004年啟動以來,已經招收了18期學生,首屆學生已于2008年畢業。
本項目是一個復合型本科教育項目,依托于中央財經大學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融合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學等本科專業的主要課程和教學內容,通過學科專業的復合設計、中外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教育教學方法的合理創新和成熟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貿易和金融風險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英語應用能力突出,可以在金融機構、中外企業、政府部門等,從事國際經貿、金融、國際商務等領域的實務與管理工作,具有較高綜合素養及較強競爭優勢的復合型人才。
本項目采取“4+0”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全部授課及相關教學活動均在中央財經大學進行,學制4年。本項目的公共英語課程和商學學士學位課程由中央財經大學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教師共同授課,體現了中外合作教育教學的優勢與特色,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的知識體系與綜合技能。學生也可在大學第二學年結束時并在達到相關要求的條件下,自主選擇自費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完成相應課程的學習。學生需支付對方學校學費及當地生活費用。
本項目(計劃外自主招生)學生通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主持的英語測試,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并達到學位授予要求者,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授予商學學士學位(可獲得***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4+0”中外合作辦學模式
本項目采取“4+0”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全部授課及相關教學活動均在中央財經大學進行,學制4年。本項目的公共英語課程和商學學士學位課程由中央財經大學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教師共同授課,體現了中外合作教育教學的優勢與特色,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跨文化的知識體系與綜合技能。學生也可在大學第二學年結束時并在達到相關要求的條件下,自主選擇自費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完成相應課程的學習。學生需支付對方學校學費及當地生活費用。
本項目的主要專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實務、營銷原理、國際結算、國際商法、國際商務環境、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學、證券投資學、電子商務概論、國際商務談判、風險管理與保險、管理與組織行為學、投資組合管理、商務營銷統計、稅法與實務、決策會計、個人理財規劃、公司理財、國際市場營銷、國際經濟分析、風險管理模型、國際貿易運作戰略、國際商務技能等。
被本項目(計劃外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通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主持的英語測試(相當于雅思考試成績6.0,且聽力、口語、寫作、閱讀各項考試成績都要達到6.0,測試時間在大二學年下學期),并取得規定課程學分者,可準予注冊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開設的商學學士學位課程。
中國國籍,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身體健康;高中畢業,參加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及數學基礎較好。
錄取條件與入學測試
1.免試條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成績不低于當地本科線,英語成績不低于80分(按滿分150計)。
2.不符合免試入學條件的考生須參加自主入學測試。測試科目:英語、學習潛質。根據高考成績及測試成績,擇優錄取。測試時間為2022年7-8月(測試方式、時間等安排以具體通知為準)。
錄取
1.本項目根據考生報名時間順序,按照本年度高考成績和入學測試成績,擇優錄取。
2.錄取環節分為預錄取和正式錄取。考生接到預錄取通知后,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第一學年學費,招生辦公室核準后寄發正式錄取通知書。
3.未在規定時間內繳納學費的考生,我校將不再保留其入學資格。
1.入學申請表
2.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高中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
4.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準考證、高考成績單原件及復印件;
5.4張一寸免冠照片(請在照片背面寫上考生姓名);
6.要求提交的其他相關材料。
報名費報名費:200元/人
本項目(計劃外自主招生)學費標準為每人每學年9萬元人民幣。學生注冊后申請退學的,相關退費事項按照《中央財經大學學雜費管理辦法》(校發〔2020〕109號)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