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也讓中國的企業家群體不斷壯大、不斷成熟,更讓“華商”成為繼“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之后又一個引人注目、受人尊重的群體。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企業家(華商)們,既要面對來自外部的挑戰,又要探詢符合本土國情特質、企業現狀的經營之路。如何將一法、二理、三情的西方現代管理科學理念與一情、二理、三法的“中國式”傳統管理理念有機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之道,是擺在眾多華商面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清華紫荊管理培訓中心的專家、學者們,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聯袂推出了“清大華商CEO(總裁)高級研修班”。旨在為中國企業界培養一批精通科學管理、擅長藝術領導,視野寬、觀念新,具有遠見卓識、深厚素養底蘊的華商領軍人物,為中國經濟的振興,為華商能傲立于世界商界之林助力加油!

◆國內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
◆外企、跨國企業的中國地區高層管理人員

◆每兩個月上課1次,每次4天,共7次,總計28天+1天拓展訓練。

觀 念 轉 變 篇 | |
戰略管理與公司治理 | |
現代企業制度與公司治理 從治理結構到治理機制 約束機制與股東權利保護 現代企業控制機制 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途徑 | 企業戰略思維與戰略規劃 企業戰略管理的整體架構 企業外部體制與經濟環境分析 企業戰略管理新思維 戰略策劃與商業模式創新 |
現代企業管理 現代企業管理基本原理 企業經營思想與戰略 現代企業資源管理 企業創新思維訓練 | 中華謀略智慧與現代商戰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古代商戰之謀略智慧 經營者人生之道 企業經營創新的基本策略 |
組織文化建設與創新思維 | |
組織行為分析與組織結構設計 建設性溝通與人際關系調整 高效團隊建設與管理 組織結構設計 組織變革與發展的新趨勢 | 構建學習型組織 第五項修煉要義 改善心智模式與自我超越 建立共同愿景 創建學習型組織增強組織競爭力 |
企業組織文化建設 建立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三個同心圓 企業文化與企業績效 六步鍛造法打造企業文化系統 | 創新思維與方法 企業創新的來源、動力與組織 企業創新機制的建立 思維模式與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的挑戰 |
管 理 科 學 篇 | |
營銷管理與商戰謀略 | |
戰略營銷管理 行銷資訊系統與整合行銷 購買行為分析與市場契機 市場產品生命周期與市場定位 通路發展與國際運營管理 | 強勢品牌的塑造 確立品牌定位 品牌經營的3C模式 保證品牌價值的要素 講述品牌故事 |
切割營銷 營銷是切割之爭而非產品之爭 差異切割與市場切割 品類切割-以小博大 區域市場競爭分析與藍海對應策略 | 孫子兵法與商戰謀略 經五事原則 兵不厭詐原則 為將輔國原則 知彼知己原則 |
財務管理與資本運作 | |
非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 企業財務通則 建立“大財務管理”體系 強化制度建設 財務管理的重點 | 企業納稅籌劃 近期稅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稅收對企業的影響和作用 風險產生與預防 業務流程與稅收籌劃相結合 |
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管理層對公司內部控制的評估 基于組織結構的財務管控模式 風險的識別及分析 風險對策--控制活動 | 企業投融資與資本運營 資本運營的核心實質 資本市場與商業市場對接 資本市場的立體交互效應 資本運營的模式比較 |
人力資本管理與職業規劃 | |
人力資源戰略 組織目標與系統建設 企業競爭模式選擇與人力資源政策 以績效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結構 制度與系統建設 | 企業人事制度整合與創新 人才的選拔與培育 崗位股份制公司理論 崗位主人翁理論 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 |
“支持體系”與品績管理 完整的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支持體系 品績管理和品績考評 “品績考評”與“績效考核”之間的關系 員工激勵與輔導新思維 | 新型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 員工職位組織完美匹配 組織和個人雙贏基礎 多階梯制度 從個人績效到組織績效 |
管 理 藝 術 篇 | |
企業家的人文素養 | |
儒家文化與倫理道德 “仁、義、禮、智、信” 儒家的修身與治世之道 儒家文化與企業社會責任價值觀 儒家思想中的“義利觀”與道德建設 | 佛家思想與社會責任 “自我覺悟” *自己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舍得” 是管理者必須跨越的 用平常心對待不平常事 |
道家精神與天人合一 上善若水 以柔克剛 道法自然 無為而無不為 | 周易智慧與創新管理 陰陽五行學說 四柱八字與人生命運 從八卦、周易到未來預知術 風水學常識 |
企業家領導力的提升 | |
博弈論與領導角色轉變 依賴于雙方的選擇 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 信息不對稱與激勵 用新規范要求自己 | 領導韜略與領導決策 知識轉化為智慧 言而有信的道德典范 仁者愛人而無選擇 自信果敢負責 |
管理創新與領導藝術 觀念、能力及素質的提升 領導的平衡術 有效正確授權 領導與個人魅力 | 領導情商與影響力 領導者的自我修為 洞察、思維、決策 表達、溝通、說服 識人、育人、用人 |
華商講座 | |
1、 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比 2、 晉商、徽商與商邦文化 3、 企業的投融資渠道與方法 4、 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 5、 壓力管理與心理調節 6、 清華精神與民族精神 | |

1、陸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國家開發銀行顧問委員會主席。
2、劉峰:國家行政學院領導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博導、北京大學教授。
3、姜彥福:清大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與管理系教授,博導。
4、王健:教授,同濟大學創新思維研究中心主任。
5、路長全:中國最具價值的營銷實戰專家。
6、劉紅松:中國孫子兵法應用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7、樓宇烈:著名國學大師,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8、余敦康: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中國易學研究會副會長、國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
9、邱明正:清大,北京大學,臺灣大學客座教授。
10、王鐵軍:北京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11、時勘:中國社會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12、羅安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孔子研究院秘書長。
13、韓秀云:清大經濟管理學院知名教授。
14、劉冀生:清大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5、許曉平:國家行政學院領導人員考試測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6、吳新華: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管理科學院領導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17、吳維庫:清大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18、馬永斌:清大繼續教育學院研究中心主任。
19、金占明:清大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20、高賢峰:北京大學博士,清大訪問學者。
21、郎立君:清大經管學院教授。
22、方立天:國內外知名的佛教學家、中國哲學史家。
23、張建衛: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
24、高其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教授,中國注冊會計師、稅務師、資產評估師。
25、劉杰:北京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會計系教授,清大常年特聘教授。
26、張利:戰略營銷專家、企業經營模式研究專家。
27、于長濱:天津南開大學戈德進修學院副院長。
28、宋洪祥:著名稅務專家,“中國納稅籌劃網”總裁。
29、張智勇: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30、程社明:天津明理企業管理咨詢公司。

48000元(含聽課費、講座、教材、講義費用),食宿、交通費用自理。國外游學為選修部分,費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