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張伯禮老師簡介
教育理念
張伯禮提出了“知識、能力、素質并重,以拓展學生創新發展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倡導強化中醫臨床思維,注重臨床技能訓練。
他堅持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相結合,要求學生從院校走出去,跟臨床名師學習經驗,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的臨床實用型人才。他還特別注重教學中的互動,鼓勵師生間對病例進行分析討論,創建了“基于案例的討論式教學——自主式學習聯動”的教學方法。
資歷背景
張伯禮,中共黨員,中醫內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主任,國醫大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傳統制劑方法代表性傳承人。
張伯禮1982年畢業于天津中醫學院,獲得中醫內科學碩士學位;1992年任天津中醫學院中醫工程研究所所長;1999年任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2002年任天津中醫學院院長;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2007年被文化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傳統制劑方法代表性傳承人;2010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2011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6年獲得吳階平醫學獎;2017年被授予“全國名中醫”稱號;2019年獲得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并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020年8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同年11月獲得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2022年7月獲授予“國醫大師”稱號。
張伯禮長期從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工作。
制定標準
張伯禮致力于創建中醫藥高等教育規范。2008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開展了中醫藥標準化建設和中醫學專業的認證工作;主持制定世界中醫學教育史上第一個國際標準——《世界中醫學本科(中醫師前)教育標準》,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應用;組織各國專家編寫了國際通用系列的中醫藥教材,籌建了“一帶一路”中醫師資培訓基地,制定世界中醫專業認證標準。
指導學生
張伯禮長期在教學一線指導研究生、親自給傳承班當班主任。截至2019年6月,張伯禮已培養博士后、博士、碩士近300名,指導的3篇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篇獲提名獎。
人物評價
張伯禮在繼承發展祖國傳統中醫藥事業上做出了突出成績。他潛心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傾注大量心血培養高素質中醫藥人才。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張伯禮用誨人不倦、勇于開拓的科學精神,生動地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群眾的赤誠大愛、對科學探索的執著追求,無愧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彰顯了一位有崇高價值觀的中醫達人的高遠胸懷。
免責申明:
本文來自源互聯網,僅供閱讀,如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