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課程
新冠反反復復,已經持續了三年之久。
作為學生,上網課是必然的選擇。
網課期間,是假裝認真,還是勤奮自律?
火煉自會見真金。
在此,想對所有孩子說:天道酬勤,厚德載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孩子,網課也是課,請認真對待!
一、屏幕是面鏡子,網課是把篩子
孩子,你可能認為網課不算正式上課。
老師在網絡的另一端,同學們也都在網絡上隔空呼應。
你暫時的空間里,就只有自己。
一個人盯著電腦、手機聽課,難免覺得無聊。
于是,你選擇躺著聽課,然后去找周公聊天。
或是你選擇玩著游戲,然后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
懶得聽課,懶得做作業,想著等復課了再學習也不遲。
可網課也是課,它和在學校里上課是一樣的。
有老師講,也需要學生聽。
網課,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人生百態,照出同學的習慣、態度、毅力,甚至人品。屏幕后的同學是什么樣,步入社會就是什么樣。
同學們,現在的你,慎獨自礪,嚴于律己,將來的你,就可能是獨當一面的行業精英;現在的你,消極怠惰,無所事事,將來的你,就可能是好吃懶做的人。
當然,不排除個例。
同學們,當你關上臥室書房的門,以專心聽課為名玩起了游戲;當你稍稍動了動手指,將網上的內容復制粘貼,當成自己的習作上傳提交;當家長敲門探望送來一杯牛奶,你裝作埋頭書本無法自拔的樣子。你是否有那么一刻感到羞愧?
老師從來不愿惡意揣度自己的學生,只愿同學們心中存有自己的良善和真誠!
疫情過后,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坦然迎向日光,心中沒有半點蹉跎歲月的失落和弄虛作假的心慌。
網課是一場分水嶺,不認真注定一敗涂地。
二、你在混日子,日子也在混你
孩子,或許你總是安慰自己:
偶爾走神,開點小差,不影響聽課;
打點游戲,看看劇沒什么,這是放松心情;
作業隨便點,不影響學習……
你給自己找了若干理由,讓自己偷懶偷得心安理得。
可日子是一天天過的,知識是一天天積累的。
如果你天天混日子,不想學習,不思進取,那么總有一天,日子會懲罰你。
一位同學說:
上學時,大家都在較著勁學習,現在放假了,誰都不知道誰有沒有學,學得好不好。
可真正能使我們進步的,只有對自己的狠與自律。
這次網課是最公平的試煉,大家都隔著屏幕學習,沒有老師監督,沒有父母陪伴,也沒有同桌“打擾”。
學與不學,都是你自己的選擇;學得好不好,也是你自己要承擔的后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大多數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還有半途而廢的畫畫,學了一個月就不學的舞蹈,明天再背的古詩……它們總會在未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為難你。
時間不等人,你不努力,看似是在原地踏步,實則,已與別人越行越遠。在你無所事事虛度時光時,時光也在悄悄拋棄你。
你以為自己在混日子,其實是日子在混你,最后的輸家只會是你自己。
一時混日子一時爽,一輩子混日子一輩子慌,最后是你自己毀掉了未來。
一時混日子一時爽,一直混日子一直傷。
孩子,別再混日子了,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三、前半生偷的懶,后半生拼命還
孩子,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以后考個好大學,你總是嗤之以鼻。
甚至提出“讀書無用論”。
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就連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儲殷教授都說:教育就是用來分層的!
“考試就是為了決定你畢業以后掙錢1萬塊錢?5000塊錢?3000塊錢?還是到勞動力市場去打零工!”
孩子,你要知道,這個時代正在嚴厲懲罰不讀書的人。
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懶,你注定會失敗
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不像樣了。
不愛學習,應付作業,逃課成常態,偷懶好過努力。
越來越多大學生把過去的“拼前途”,過成了現在的“混日子”。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痛批當前的大學生,《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上課時,不是發呆就是睡覺,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下課后,不是吃零食就是追劇,不是追劇就是打游戲;考試時,不給范圍就不會考,給了范圍也只會背答案;上學前,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畢業時,也不知自己該干什么。
有網友評論:這么嚴格,以后讀大學怎么混得下去?可讀大學是用來“混”的嗎?在最好的位置上偷懶,結果就是被現實打敗。
去年,有人爆料德勤有員工造假。原來,有6名德勤員工CPA成績不過關,直接P了成績單的截圖,用來應付公司。
結果東窗事發,理所當然被勸退了。
主持人董卿說過:“如果你不努力讀書,換來的注定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孩子,如果你現在選擇跟當初的徐孟南一樣,不想吃學習的苦,那么生活就會讓你吃盡苦頭。將來總有一天,你會為現在的安逸買單。
孩子,別讓未來的你后悔現在的自己沒努力。
四、所有優秀的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孩子,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努力的人,連墊底的資格都沒有。”
當你還在堅持“讀書無用論”的時候,差距就已經被拉開。
當你吃不了自律的苦,偷懶放縱的時候,那么就要接受平庸的苦。
真正優秀的人,都舍得對自己下狠手。
有一位學霸,曾因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火爆全網。
他對自己的作息時間,進行了嚴絲合縫的管理。
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
每天的學習內容,都精確到幾點幾分。
即使是周末、節假日,也都見縫插針地安排了學習。
他的學習狀態,可謂是分秒必爭。
重慶談判中,蔣介石曾對秘書陳布雷說:“毛澤東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煙后,在同我談話期間,竟絕不抽一支。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
自律的人,既可怕,又可敬。
如果是伙伴,你要跟他學會律己;如果是對手,你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以前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風流枉少年。
直到后來,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
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
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后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作家桐華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人因懶散而失敗。”
有因必有果,任何選擇都是有代價的。
天下也沒有掉餡餅的事,只有通過自身不懈努力、自律堅持才有成功的可能。
孩子,你有多努力,有多自律,未來就有多優秀。
五、在該努力的年紀,就必須不惜余力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曾在演講中說到:
“你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青春恰年華,奮斗正當時。
不奮斗不拼搏,你要青春做什么?
什么才是學生應該真正追求的?是那些讓自己變好的事或習慣,雖然有些困難,但不向困難低頭,并且長期堅持下去,從而成就了最酷的自己。
就像衡水一中的學生,排隊打飯時還在看書,凌晨五點半,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大家都站著背誦。
沒有人要求,但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主動約束自己。
就像清華的學霸,每天的時間表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對學習和生活進行了嚴絲合縫的管理。
沒有人督促,但他用高度的自律敬畏大學時光,去變成更好的自己。
試問多少人做得到?用今天的日積月累,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無疑是最酷的事。
自我放縱可能會帶來短暫的快樂,而快樂之后呢?是無端的空虛感和失落感。而懂得克制自己,踏踏實實地為夢想奮斗,一定會感覺坦然、充實。
敬一丹在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開學典禮上寄語新生:沖過高考大關,你們就解放了。
但解放,并不是放任、隨意,要有約束意識,有自我約束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歡干什么,也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更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這也是成長。
如果一時還不確定做什么,至少知道不做什么,這就是守住底線。
孩子,最酷的不是放縱自我,而是約束自我。真正讓人受益無窮的事,也一定是克制了很多欲望,甚至是逼自己實現的。
孩子,從今天開始,用自律鞭策自己吧!
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一樣可以水滴石穿,創造奇跡。
孩子,愿你不負韶華,不負春秋,未來可期!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網課不自律怎么辦?】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啟發,獲取更多家庭教育實踐問答及解決方案,可與本站在線老師聯系!
免責申明:
本文來自源互聯網,僅供閱讀,如有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產品
未能查詢到您想要的文章